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全国百强校Word】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数试题

高三试卷 2021-02-11 00:14:05 0
【全国百强校Word】江苏省泰州中学2018届高三10月月考理数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2017高考语文常见古文化常识模拟题及答案解析(一)。2017年高考语文考纲将常见古文化常识纳入考试内容,高中语文文言文常识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要注重常见古文化常识的积累,下面一对一辅导机构老师整理常见古文化常识模拟题,附答案解析。古代文化常识理解与识记检测(一)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怎样提高高中生物成绩 高中生物苦刷题无效果,怎样提高高中生物成绩?每天学习,每天刷题,分数为啥不是每天都长?很有可能是你做题方法有问题!那么,如何做能改变现状? 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的是()(3分)A.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母艰,就是母忧,指母亲的丧事。C.河北在古代指的是黄河以北,这是一个古今异义词,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D.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都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各有所好。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贞观是唐朝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称。B.陛下原来指站在宫廷台阶下的侍者,后来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时对帝王的敬称。C.迁是表示中国古代官吏调动常用词语。具体表示升官之意,则常用右迁一词。D.乞骸骨指古代官员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类似的词语还有致仕。4.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的官。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英宗。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杨广为隋炀帝。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东的地区为山东.。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卒不禄等。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130篇。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弘治,是中国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祜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B.疏,又称奏议&r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01577.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