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

高三试卷 2021-03-11 00:03:04 0
2021届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高三二模化学试卷,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一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力学综合"孙周卿《水仙子·舟中》阅读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孙周卿《水仙子·舟中》阅读练习及答案。想做好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目,备考时就要掌握各种流派、诗歌类型、表达技法等答题技巧,在线教育机构老师为你准备了山东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题目。4.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8分)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4分)(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4分)参考答案:(1)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用争先和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激情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体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难的快意与乐观旷达的情怀。【解析】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夜泊的情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转到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活脱脱是一幅江天风雪行吟图。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诗歌对比:枫桥夜泊唐代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七绝也是孤舟夜泊的情景,以一愁字统起。前二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造成一种意韵浓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意象疏宕:城、寺、船、钟声,是一种空灵旷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前两句写了六种景象,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及泊船上的一夜未眠的客人。后两句只写了姑苏城外寒山寺,孟薰的钟声传到船上的情景。前两句是诗人看到的,后两句是诗人听到的,在静夜中忽然听到远处传来悠远的钟声,一夜未眠的诗人有何感受呢?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轻愁。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而诗人卧听钟声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也就尽在不言中了。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0608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