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月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word含答案
河南省非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三月调研考试文综试题 word含答案,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1.前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作文一】话题:节日(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Mike即将随其父母来中国,并中国度过中秋节。他来信向你询问有关中秋节的习俗,请你告诉他有关中秋节的习俗。要点如下:1历史悠久。2中国人独有的传统节日。3家庭团圆。4共进晚餐。5吃月饼。6赏月。要求:1词数100左右。2可适当添加细节。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DearMike,I’mgladtoknowthatyouarecomingtoChinawithyourparentsandspendtheMid-AutumnDayhere.TheMid-AutumnDayisatraditionalfestivalwithalonghistorywhichiscelebratedonlybyChinesepeople.ItfallsonAugust15thoftheChineselunaryear,whenpeopleofafamilygettogetherandenjoythedinnertogether.Afterthattheyeatmooncakes,whichstandsforthespiritsofthefestival-unity.Ofteniftheweatherpermits,theywillgooutofthehousetoenjoythebrightmoonlight,talkingaboutsomethingpleasant.ItisoneofthemostimportantfestivalsforChinesepeople.IwishyouapleasantjourneyandI’msureyouwilllikeourtraditionalMid-AutumnDay.Yours,LiHua【作文二】话题:节日介绍(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假设你的外国朋友Eric对中国的端午节非常感兴趣,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5句话作文,向他介绍这一节日。文章的内容如下: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庆祝;2.有关端午节的起源的传说很多,但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为了自己的国家投江自尽;4.当地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将米投入江中来喂鱼群,以免它们会吃掉屈原;5.后来就渐渐地演变成人们在每年的这个时期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DragonBoatFestivalisa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whichiscelebratedonthefifthdayofthefifthChineselunarmonth.Therearemanylegendsaboutoriginsofthisfestival,butitiswidelyacceptedthatitisheldinmemoryofthepatrioticpoetQuYuan.QuYuan,afamouspoetandpatriotoftheWarringStatesperiod,committedsuicidebydrowninghimselfintheriverforhiscountry.Thelocalpe"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1.前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2.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一)、必要的文字说明必要的文字说明的目的是说明物理过程和答题依据,答题时应该说些什么呢?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给予考虑:1、说明研究对象(个体或系统,尤其是要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相结合求解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研究对象的转移和转化问题)。2、画出受【作文一】话题:节日(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假如你是李华。你的美国笔友Mike即将随其父母来中国,并中国度过中秋节。他来信向你询问有关中秋节的习俗,请你告诉他有关中秋节的习俗。要点如下:1历史悠久。2中国人独有的传统节日。3家庭团圆。4共进晚餐。5吃月饼。6赏月。要求:1词数100左右。2可适当添加细节。3开头已给出,不计入总词数。DearMike,I’mgladtoknowthatyouarecomingtoChinawithyourparentsandspendtheMid-AutumnDayhere.TheMid-AutumnDayisatraditionalfestivalwithalonghistorywhichiscelebratedonlybyChinesepeople.ItfallsonAugust15thoftheChineselunaryear,whenpeopleofafamilygettogetherandenjoythedinnertogether.Afterthattheyeatmooncakes,whichstandsforthespiritsofthefestival-unity.Ofteniftheweatherpermits,theywillgooutofthehousetoenjoythebrightmoonlight,talkingaboutsomethingpleasant.ItisoneofthemostimportantfestivalsforChinesepeople.IwishyouapleasantjourneyandI’msureyouwilllikeourtraditionalMid-AutumnDay.Yours,LiHua【作文二】话题:节日介绍(Unit1Festivalsaroundtheworld)假设你的外国朋友Eric对中国的端午节非常感兴趣,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写一篇5句话作文,向他介绍这一节日。文章的内容如下: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庆祝;2.有关端午节的起源的传说很多,但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说法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诗人和爱国者,他为了自己的国家投江自尽;4.当地的居民匆忙地划船在江内寻找屈原,并将米投入江中来喂鱼群,以免它们会吃掉屈原;5.后来就渐渐地演变成人们在每年的这个时期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DragonBoatFestivalisatraditionalChinesefestival,whichiscelebratedonthefifthdayofthefifthChineselunarmonth.Therearemanylegendsaboutoriginsofthisfestival,butitiswidelyacceptedthatitisheldinmemoryofthepatrioticpoetQuYuan.QuYuan,afamouspoetandpatriotoftheWarringStatesperiod,committedsuicidebydrowninghimselfintheriverforhiscountry.Thelocalpe"力分析图、电路图、光路图或运动过程的示意图。3、说明所设字母的物理意义。4、说明规定的正方向、零势点(面)。5、说明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临界条件。6、说明所列方程的依据、名称及对应的物理过程或物理状态。7、说明所求结果的物理意义(有时需要讨论分析)。(二)、要有必要的方程式1、写出的方程式(这是评分依据)必须是原型公式,不能以变形的结果式代替方程式、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应有qvB=m,而不是其变形结果式R=。2、要用字母表达方程,不要用掺有数字的方"的性质。(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3.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4.★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5.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6.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6、处理连接题问题----通常是用整体法求加速度,用隔离法求力。推法:从基点数向前推导。例如知道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是1944年,往前推三百年,即1644年,李自成建立大顺,农民军攻占北京,明亡,清军入关,均在第一年。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0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