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
江苏省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黄桥中学、口岸中学三校2018届高三12月联考地理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知识点2017高考 在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抓住历年高考真题中的重要考点,进行以点及面的综合性查漏补缺式的复习。小编整理了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知识点集锦如下。考点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两极格(5)比较史观(含同类不同期的纵向比较、同期不同类的横向比较)。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抗及美国的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①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两极的对峙局面,其对抗形式表现为冷战。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结束而告终。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均势基础之上的,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国际关系长期紧张动荡,并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特点。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1961年越南战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等。(2)美国的对外政策①二战结束后,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对新中国封锁孤立。②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势力,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③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比较(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考点2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两大趋势(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二是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1)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2)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3)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
"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知识点2017高考 在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中,要抓住历年高考真题中的重要考点,进行以点及面的综合性查漏补缺式的复习。小编整理了2017高中历史二轮复习,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发展趋势知识点集锦如下。考点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从两极格(5)比较史观(含同类不同期的纵向比较、同期不同类的横向比较)。局到多极化格局是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的总趋势:(1)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欧共体、中国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3)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世界形势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1.两极格局下的美苏对抗及美国的对外政策(1)美苏对抗①对抗形式: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苏为两极的对峙局面,其对抗形式表现为冷战。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两极格局的结束而告终。两极格局的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②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是建立在美苏两国均势基础之上的,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开展军备竞赛,导致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国际关系长期紧张动荡,并呈现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相交织的特点。如1949年德国的分裂、1950年朝鲜战争、1961年越南战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等。(2)美国的对外政策①二战结束后,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对新中国封锁孤立。②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势力,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进行援助,控制西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③美日关系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持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走向平等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2.不结盟运动、欧共体和日本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比较(1)性质不同西欧国家和日本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与美国在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等领域有高度的一致性,虽然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上的争夺,中间随时会有妥协。反对苏联也主要是出于意识形态上的冲突。而第三世界国家历史上受过殖民压迫,他们的斗争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是反对旧的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斗争是坚决彻底的。(2)宗旨不同西欧与日本是为了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行冷战。不结盟运动从一开始就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主张以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反对加入任何军事集团。(3)形式不同从对霸权主义的冲击过程来看,西欧与日本是从经济上竞争到外交上的斗争,不结盟运动是从政治上的斗争到经济上的斗争。考点2当今世界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二战后至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的两大趋势(1)一是区域集团化趋势:从欧共体到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扩大的东盟、非洲联盟的成立等都是当今世界区域集团化趋势的主要表现。(2)3、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太贪心,这本资料也好,那本资料也不错,好的资料太多了,同学们的精力是有限的,而题目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精力去做无限的题目,永远没有尽头,必然导致你对每一套资料都没有很好的完成,都没有系统地研究,反而会因为各种资料的风格、体系的不同,而使你的学习失去全面性、系统性,多而不精,顾此失彼,是高三复习的大敌。二是经济体系化、全球化的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一方面确立起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全球性资本市场的形成、生产的国际化程度提高、跨国公司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市场经济体制等,都是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同时也推动经济全球化向更深广的层面发展。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阶段特征(1)第一个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主要是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经济体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斗争而相互隔绝。(2)第二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格局多极化的一个表现。(3)第三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主要是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的瓦解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有利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全球化的健康发展。2.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1)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域经济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们在性质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上有所区"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07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