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
2020年7月辽宁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生物试卷,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100题 古代文化常识题,100道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含答案)。作为高考必考的文化常识题目,想必很多同学好久都没有训练了。今天高中辅导班老师为大家整理了100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会做70道说明你很牛哦!赶快来试试吧!(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三)天文与历法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四)政区与官职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32.三省六部制里,"
"古代文化常识判断100题 古代文化常识题,100道古代文化常识判断题(含答案)。作为高考必考的文化常识题目,想必很多同学好久都没有训练了。今天高中辅导班老师为大家整理了100道古代文化常识题,会做70道说明你很牛哦!赶快来试试吧!(一)学校与科举1.古人常用庠序指代学校,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谨庠序之教的庠序就是这个意思。()2.韩愈的《师说》有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一句,其中的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术这六种基本技能。()3.大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有时也是教育行政机构。()4.博士和教授都是指古代的学者或博学多才之人,与官职没有任何关系。()5.书院是古代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由私人所设立的与官府没有任何关系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如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容山书院等。()6.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7.征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征一般是皇帝亲自征聘人才,辟则大多数是由中央高官或地方政府向朝廷推荐人才。()8.古代科举考试,由低级到高级一般经历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以下四个阶段:院试、乡试、会试、殿试。()9.古代科举考试,乡试被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为会元;殿试及第者称进士,前三名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10.一般认为,科举考试始于汉武帝时期,终于清朝光绪年间。()(二)山川与地理11.古人把山南水北称为阳,山北水南称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是长江之南。()12.古代的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所以《鸿门宴》里将军战河南的河南是指黄河以南的地区,不是今天所说的河南省。()13.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和中岳黄山。()14.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雍州、扬州、梁州、广州。()15.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地理常识推断,古代的江左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16.古人把坐北朝南的位置认为是尊位,反之为卑位,因此北面有称臣的意思。()17.古代以中原为中心,人们将处于东、西、南、北方的少数民族分别称为东夷、西戎(西羌)、南蛮(南闽)、北狄,有鄙视之意。()18.古代的山东一般是崤山以东地区,和今天的山东省不是一个概念;古代的中国有中原之国的意思,和今天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概念。()19.路是宋代时期区域的名称,与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如福建路、广东路。()20.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三)天文与历法21.古人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如甲子、乙丑等,一个循环下来共有六十种排列组合。()22.十二天干排第一的是甲,十地支排第一的是子。()23.古人用十二地支纪时,其中子时是指23点至1点,辰时是指7点至9点,午时是指11点至13点。()24.古人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寅为虎,午为马,戌为狗。()25.十二生肖排第一的是鼠,排最后的是狗。()26.古人根据月亮的圆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段,分列在十二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这就是二十四节气。()27.二十四节气中排第一的立春,排最后的是除夕。()28.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叫朔,最后一天叫晦。()29.古人把农历每个月的十五称为望,每个月的十六称为既望。()30.古人把每个季节三个月顺次称为孟、仲、季,仲夏就是夏季的第二个月。()(四)政区与官职31.三省六部制里,主管外交礼仪、祭祀、科举、学校的是礼部。()32.三省六部制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19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