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

[db:作者] 高三试卷 2022-01-15 12:16:56 0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整理分享关于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的试卷及其参考答案,如需答案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趣找答案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看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别出现因为审题不清导致正误错位,留下遗憾。最好的方法是凭借知识迁移能力兼用排除法。本题:D项,“中庸其至矣乎”译为:中庸是最高的境界。至,至道(最高的道德标准)。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常见虚词。解答本题,一要积累、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本题:A项,君子之中庸也,译为: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之反中庸也,译为: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之:均为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恐惧乎其所不闻,译为: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其:代词;中庸其至矣乎,译为:中庸是最高的境界。其:语气助词,表推测。C项,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译为: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德者,本也,译为:道德修养,是为人的根本。者:均为助词,表停顿。D项,莫见乎隐,译为:极隐秘之处没有不显现出来的。人莫不饮食也,译为: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莫:均为疑问代词,没有谁,没有什么。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题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C项,“只有贤能的人オ能做到”一说有误,依据原文强调“贤者过之”,即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故选C。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参考译文: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隐蔽时也会被人发现,细微处也会昭著,因此君子在独处时要慎重。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合干法度,这叫做和。中是天下最为根本的,和是天下共同遵循的法度。达到了中和,天地便各归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了。孔子说:“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小人的言行却违反中庸。君子的言行符合中庸,因为君子的言行时刻都不偏不倚。小人的言行违反中庸,因为小人的言行无所顾忌、无所畏惧。”孔子说:“中庸是最高的境界,人们很少能够长期实行它。”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被实行,我是知晓的啊:有智慧的人做得太过分,愚昧的人达不到它。中庸之道不能被发扬,我是知晓的啊:贤明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明的人达不到它。这就好像人没有不吃饭的,但能够品尝滋味的人却非常少。”

2022届百师联盟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新高考卷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2631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