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苏北八市二模历史试卷+答案
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苏北八市二模历史试卷+答案,以下展示关于江苏省南通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苏北八市二模历史试卷+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南通市 2023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6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要求。1.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2.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
2、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事件反映当时 A.南人无视北方习俗 B.魏晋玄学由盛转衰 C.地域文化南北分明 D.北朝深受儒学熏陶 3.图 1 显示的是隋唐间户数变化情况。对图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图 1 A.大运河开通推动城市网络联结 B.经济重心最终转移到南方地区 C.安史之乱导致了江南人口激增 D.两税法造成户籍统计数据失真 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
3、A.选官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B.科举人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C.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 D.边疆战事加剧官僚队伍的膨胀 5.明朝前中期,有谚语曰:“苏松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则有记载:“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上述谚语变化折射出 A.铁犁牛耕普及到湖广地区 B.珠江流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经济作物推广到内陆省份 D.东南沿海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中国并非“东洋之冠”,警告“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呼吁学习并效法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洪仁玕 A
10.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210T的水平匀强磁场中,线框面积S=0.5m^2,线框电阻不计,线框平面与磁感线垂直,以此时刻为计时起点,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以角速度ω=200rad/s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接入一只““220V60W”"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变化率不为零B.线框中交流电压的表达式为e=500sin200tVC.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50:11D.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1、南通市 2023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本题共 16 小题,小题,每小题每小题 3 分,分,共共 4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要求。1.在鲁国,被封赐给鲁公的“殷民六族”与周族共同居住在鲁城之内,都成了鲁国的新住民。此外,鲁国还拥有一些土著族邦,如邾、牟、葛等国,它们作为“附庸”依附于鲁国,与周室的关系便不那么直接。这表明西周 A.列国纷争局面出现 B.封国带有地缘组织性质 C.宗法制度失去作用 D.王室权威遭到诸侯挑战 2.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
2、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事件反映当时 A.南人无视北方习俗 B.魏晋玄学由盛转衰 C.地域文化南北分明 D.北朝深受儒学熏陶 3.图 1 显示的是隋唐间户数变化情况。对图文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图 1 A.大运河开通推动城市网络联结 B.经济重心最终转移到南方地区 C.安史之乱导致了江南人口激增 D.两税法造成户籍统计数据失真 4.宋辽订立“澶渊之盟”的第二年,宋真宗大幅增加了北方科举的解额,更多举人获得参加省试的资格。庆历元年,陕西边界受到西夏的攻击,宋仁宗特令陕西路诸州“解额不及十人者增五人,十人以上增三人。”由此可知,宋代
3、A.选官制度强调公平竞争 B.科举人才主要集中在江浙地区 C.科举解额用于政治治理 D.边疆战事加剧官僚队伍的膨胀 5.明朝前中期,有谚语曰:“苏松熟,天下足”。晚明时期则有记载:“夫湖广,天下鱼米地,谚称湖广熟,天下足,自大江东西皆仰给焉。”上述谚语变化折射出 A.铁犁牛耕普及到湖广地区 B.珠江流域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 C.经济作物推广到内陆省份 D.东南沿海的经济结构得到优化 6.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告诫国人,中国并非“东洋之冠”,警告“倘中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呼吁学习并效法英美“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由此可见,洪仁玕 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0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