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19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含详解)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19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含详解),以下展示关于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19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含详解)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义微专题《19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含详解)

1、微专题19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 利用函数证明不等式是在高考导数题中比较考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以函数为背景让学生探寻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体现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进而利用恒成立的不等式将没有规律的数列放缩为为有具体特征的数列,可谓一题多考,巧妙地将函数,数列,不等式连接在一起,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题型。一、基础知识:1、考察类型:(1)利用放缩通项公式解决数列求和中的不等问题(2)利用递推公式处理通项公式中的不等问题2、恒成立不等式的(1)函数的最值: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最值的一个作用就是提供恒成立的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此类题目往往会在前几问中进行铺垫,暗示数列放缩的

2、方向。其中,有关恒成立问题的求解,参数范围内的值均可提供恒成立不等式3、常见恒成立不等式:(1) 对数多项式 (2) 指数多项式4、关于前项和的放缩问题:求数列前项公式往往要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解决,高中阶段求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倒序相加:通项公式具备第项与第项的和为常数的特点(2)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例如,求和可用错位相减)(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4)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裂为两项作差的形式,且裂开的某项能够与后面项裂开的某项进行相消。注:在放缩法处理数列求和不等式时,放缩为等比数列和能够裂项相消的数列的情况比较多见,故优先考虑。5、大体思路:对于数列求和不等式,要谨

3、记“求和看通项”,从通项公式入手,结合不等号方向考虑放缩成可求和的通项公式。6、在放缩时要注意前几问的铺垫与提示,尤其是关于恒成立问题与最值问题所带来的恒成立不等式,往往提供了放缩数列的方向7、放缩通项公式有可能会进行多次,要注意放缩的方向:朝着可求和的通项公式进行靠拢(等比数列,裂项相消等)8、数列不等式也可考虑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有时更容易发现所证不等式与题目条件的联系)二、典型例题:例1: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1)求实数的值(2)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解:(1) 为的极值点 (2)思路一:联想所证不等式与题目所给函数的联系,会发现在中,存在对数,且左边数列的通项公式也

4、具备项的特征,所以考虑分析与的大小关系,然后与数列进行联系。解:下面求的单调区间 ,令即(每一个函数的最值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恒成立的不等式,不用白不用!观察刚好与所证不等式不等号方向一致)令,则即即小炼有话说:(1)此不等式实质是两组数列求和后的大小关系(),通过对应项的大小关系决定求和式子的大小。此题在比较项的大小时关键是利用一个恰当的函数的最值,而这个函数往往由题目所给。另外有两点注意:关注函数最值所产生的恒成立不等式 注意不等号的方向应该与所证不等式同向(2)解决问题后便明白所证不等式为何右边只有一个对数,其实也是在作和,只是作和时对数合并成一项(与对数运算法则和真数的特点相关),所以今

5、后遇到类似问题可猜想对数是经历怎样的过程化简来的,这往往就是思路的突破点思路二:发现不等式两边均有含的表达式,且一侧作和,所以考虑利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不等式为成立 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当时,若要证只需证(下同思路一:分析的最值可得)令,由恒成立不等式可得即所证不等式成立 ,均有小炼有话说: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要注意两点:(1)格式的书写 (2)要利用所假设的条件例2: 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当时,函数图像上的点都在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求证:(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解:(1)常规解法,求出单调区间找最值 ,令求出单调区间如下:(2)解:函数图像上的点都在区域内, 条件等价于,恒成立,即 令 令即 时, 不符合题意(此时发现单调性并不能直接舍掉的情况,但可估计函数值的趋势,恒为正,而早晚会随着值的变大而为正数,所以必然不符合题意。在书写时可构造反例来说明,此题只需即可,所以选择) 时,即 在单调递减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思路:观察所证不等式,左边连乘,右边是,可以想到利用两边取对数“化积为和”,同时利用第二问的结论。第二问给我们提供了恒成立的不等式,时,取,即,则可与左边的求和找到联系。解:所证不等式等价于由(2)可得,令,即(左边可看做是数列求和,利用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B.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D.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俗而动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顾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礼也/且服奇者志淫/俗辟者乱民/.

1、微专题19 利用函数证明数列不等式 利用函数证明不等式是在高考导数题中比较考验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一方面以函数为背景让学生探寻函数的性质,另一方面体现数列是特殊的函数,进而利用恒成立的不等式将没有规律的数列放缩为为有具体特征的数列,可谓一题多考,巧妙地将函数,数列,不等式连接在一起,也是近年来高考的热门题型。一、基础知识:1、考察类型:(1)利用放缩通项公式解决数列求和中的不等问题(2)利用递推公式处理通项公式中的不等问题2、恒成立不等式的(1)函数的最值: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提到过最值的一个作用就是提供恒成立的不等式。(2)恒成立问题的求解:此类题目往往会在前几问中进行铺垫,暗示数列放缩的

2、方向。其中,有关恒成立问题的求解,参数范围内的值均可提供恒成立不等式3、常见恒成立不等式:(1) 对数多项式 (2) 指数多项式4、关于前项和的放缩问题:求数列前项公式往往要通过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解决,高中阶段求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倒序相加:通项公式具备第项与第项的和为常数的特点(2)错位相减:通项公式为“等差等比”的形式(例如,求和可用错位相减)(3)等比数列求和公式(4)裂项相消:通项公式可裂为两项作差的形式,且裂开的某项能够与后面项裂开的某项进行相消。注:在放缩法处理数列求和不等式时,放缩为等比数列和能够裂项相消的数列的情况比较多见,故优先考虑。5、大体思路:对于数列求和不等式,要谨

3、记“求和看通项”,从通项公式入手,结合不等号方向考虑放缩成可求和的通项公式。6、在放缩时要注意前几问的铺垫与提示,尤其是关于恒成立问题与最值问题所带来的恒成立不等式,往往提供了放缩数列的方向7、放缩通项公式有可能会进行多次,要注意放缩的方向:朝着可求和的通项公式进行靠拢(等比数列,裂项相消等)8、数列不等式也可考虑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有时更容易发现所证不等式与题目条件的联系)二、典型例题:例1: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1)求实数的值(2)证明:对于任意的正整数,不等式都成立解:(1) 为的极值点 (2)思路一:联想所证不等式与题目所给函数的联系,会发现在中,存在对数,且左边数列的通项公式也

4、具备项的特征,所以考虑分析与的大小关系,然后与数列进行联系。解:下面求的单调区间 ,令即(每一个函数的最值都会为我们提供一个恒成立的不等式,不用白不用!观察刚好与所证不等式不等号方向一致)令,则即即小炼有话说:(1)此不等式实质是两组数列求和后的大小关系(),通过对应项的大小关系决定求和式子的大小。此题在比较项的大小时关键是利用一个恰当的函数的最值,而这个函数往往由题目所给。另外有两点注意:关注函数最值所产生的恒成立不等式 注意不等号的方向应该与所证不等式同向(2)解决问题后便明白所证不等式为何右边只有一个对数,其实也是在作和,只是作和时对数合并成一项(与对数运算法则和真数的特点相关),所以今

5、后遇到类似问题可猜想对数是经历怎样的过程化简来的,这往往就是思路的突破点思路二:发现不等式两边均有含的表达式,且一侧作和,所以考虑利用数学归纳法给予证明:解: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当时,不等式为成立 假设时,不等式成立(即)当时,若要证只需证(下同思路一:分析的最值可得)令,由恒成立不等式可得即所证不等式成立 ,均有小炼有话说: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要注意两点:(1)格式的书写 (2)要利用所假设的条件例2: 已知函数(1)当时,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当时,函数图像上的点都在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求实数的取值范围(3)求证:(其中是自然对数的底数)解:(1)常规解法,求出单调区间找最值 ,令求出单调区间如下:(2)解:函数图像上的点都在区域内, 条件等价于,恒成立,即 令 令即 时, 不符合题意(此时发现单调性并不能直接舍掉的情况,但可估计函数值的趋势,恒为正,而早晚会随着值的变大而为正数,所以必然不符合题意。在书写时可构造反例来说明,此题只需即可,所以选择) 时,即 在单调递减 ,符合题意综上所述:(3)思路:观察所证不等式,左边连乘,右边是,可以想到利用两边取对数“化积为和”,同时利用第二问的结论。第二问给我们提供了恒成立的不等式,时,取,即,则可与左边的求和找到联系。解:所证不等式等价于由(2)可得,令,即(左边可看做是数列求和,利用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213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