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潍坊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潍坊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传统子部学问中极关键的一环,诸子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老庄等道家文本中富含思想资源,对其的深刻诠释往往能通向重要的哲学问题。刘韶军从论道看金岳霖对老子之“道”的理解,从金氏以“能”为名诠释“道”说起,言及其论“道”多从“无极”“太极”“理”与“势”入手这一特点,总结出:金氏之说在论述问题时包罗一切,在方法与术语上中西合璧。孟子与儒学也是诸子学接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刘伟抓住孟子中的心灵问题,辨析了其中对身与心、思与虑的区
2、分,梳理本心之“庸”与心之所发之“斯须”间的关系。其他诸子也蕴含着哲学思想。匡钊依托墨子“城守”诸篇,分析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认为古人所谓“民本”,与赋予平民特定政治法律地位的现代制度并无共同之处。刘体胜论析墨家“兼爱”并不就是“爱无差等”,崔晓姣围绕“刑名”与“自然”探索黄老政治哲学的内在理路。徐翔由探究“法”在先秦时与“规矩”“绳墨”的关联,反思法家并不注重“法”的平等性,而追求以之有效制人。作为中国哲学的古代思想资源中更具创造力的一面,诸子学的研究为今天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乾乾不息的动力。而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传统研究进路之外,为诸子学注入了源头活水。(摘编自李元骏多元视域下的诸子
3、学研究)材料二:读诸子,首先应注意,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大多是对于特定对象的表达;战国中期以后,有了针对普遍对象的表达,也还有许多篇章的内容是特定性的。特定性的对象有个别性和类别性两类。个别性的如论语,大多是对某个弟子或时人的教诲,以及弟子相互间交流的记录,各条语录原本是对个别性的对象而言。这也正是原始语录体的特征。在这类体式中,语录的意义是由语录句义、语录涉及的对象和语录产生的语境结合起来形成的。阅读这些语录,该落实到语录所及的具体对象或事件中,要知道语录原本是对特定场境中的对象有意义。例如论语中多位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当然也不是对某个弟子负责任,对另外弟子应付从事,而是李贽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十思疏》中用“,””阐述了“水能载舟,表颜,少。道理,进一步强调国君要慎待百姓。得开心颜(2))李(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高喊“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也有异曲同工之事权贵权贵极度的藐视,与《将进酒》中“,“玉”质细而坚硬、温润而有光”。(3)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奖牌设计融人了中国玉璧元素,如“,,泽,深受人们的喜爱,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如“
1、潍坊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传统子部学问中极关键的一环,诸子学是中国哲学的重要思想资源。老庄等道家文本中富含思想资源,对其的深刻诠释往往能通向重要的哲学问题。刘韶军从论道看金岳霖对老子之“道”的理解,从金氏以“能”为名诠释“道”说起,言及其论“道”多从“无极”“太极”“理”与“势”入手这一特点,总结出:金氏之说在论述问题时包罗一切,在方法与术语上中西合璧。孟子与儒学也是诸子学接通于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一环。刘伟抓住孟子中的心灵问题,辨析了其中对身与心、思与虑的区
2、分,梳理本心之“庸”与心之所发之“斯须”间的关系。其他诸子也蕴含着哲学思想。匡钊依托墨子“城守”诸篇,分析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认为古人所谓“民本”,与赋予平民特定政治法律地位的现代制度并无共同之处。刘体胜论析墨家“兼爱”并不就是“爱无差等”,崔晓姣围绕“刑名”与“自然”探索黄老政治哲学的内在理路。徐翔由探究“法”在先秦时与“规矩”“绳墨”的关联,反思法家并不注重“法”的平等性,而追求以之有效制人。作为中国哲学的古代思想资源中更具创造力的一面,诸子学的研究为今天中国哲学的发展提供了乾乾不息的动力。而哲学的视角和方法,也在传统研究进路之外,为诸子学注入了源头活水。(摘编自李元骏多元视域下的诸子
3、学研究)材料二:读诸子,首先应注意,战国中期之前的诸子著作大多是对于特定对象的表达;战国中期以后,有了针对普遍对象的表达,也还有许多篇章的内容是特定性的。特定性的对象有个别性和类别性两类。个别性的如论语,大多是对某个弟子或时人的教诲,以及弟子相互间交流的记录,各条语录原本是对个别性的对象而言。这也正是原始语录体的特征。在这类体式中,语录的意义是由语录句义、语录涉及的对象和语录产生的语境结合起来形成的。阅读这些语录,该落实到语录所及的具体对象或事件中,要知道语录原本是对特定场境中的对象有意义。例如论语中多位弟子问“仁”,孔子的回答各不相同,当然也不是对某个弟子负责任,对另外弟子应付从事,而是李贽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2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