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某学者对如图描述道:“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种更大集体的范围就是一栋房子。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每个套间面积相近,内部结构设施也大体相同,有独立的火塘和用于炊爨饮食的器具。很多套间之间没有门道沟通。”,根据如图及其描述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 A. 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B. 较大的氏族部落联盟C. 原始的家庭生活方式D. 普遍的财产私有观念2. 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
2、的身份。这反映了()A. 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B. 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C. 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D. 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3. 据文献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释慧常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将佛经“寄互市人康儿(胡商),展转至长安”,长安胡僧安法华收到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送达襄阳(今湖北襄阳),付沙门释道安”。从佛经的辗转传送中可以看出()A. 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B. 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C. 跨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D. 传统丝路贸易依然活跃4. 明太祖编订大诰,宣布“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建文帝时下诏,官民犯罪一律“依大明律科断”,废
3、除大诰。明成祖即位后为打击异己,恢复大诰,不久后又废止。大诰的兴废变化()A. 印证了皇权高于一切B. 说明了法治观念牢固C. 体现了中央集权重要D. 反映了社会进步趋势5. 明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朝廷只是“稍与约束”,后来规定“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指皇宫)受职”。新规定意在()A. 消灭割据B. 制约藩镇C. 笼络土官D. 彰显集权6. 1858年清政府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五款中提出了保留条款,即“铜钱不准运出外国”“凡米谷等粮,不拘内外土产,不分由何处进口者,皆不准运出外国”。该条款()A. 抑制了洋货对经济的冲
3.据《淮南子·要略》记载:“秦国之俗,贪狼强力,寡义而趋利,可威以刑而不可化以善,可劝以赏而不可厉以名。被险而带河,四塞以为固,地利形便,畜积殷富。孝公欲以虎狼之垫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由此可知,该书认为秦国A.具备法家变革的土壤B.社会道德水平低下C.落后的民风催生变法D.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1、2023年云南省高考历史二模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某学者对如图描述道:“我们今天可以看到这种更大集体的范围就是一栋房子。在这样一栋房子里,每个套间面积相近,内部结构设施也大体相同,有独立的火塘和用于炊爨饮食的器具。很多套间之间没有门道沟通。”,根据如图及其描述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 A. 明显的社会贫富分化B. 较大的氏族部落联盟C. 原始的家庭生活方式D. 普遍的财产私有观念2. 东晋南朝时期,如果让南方的士人与当地庶民易服交谈,听几句就能从语音上分辨他们的身份;北魏统一北方几十年后,如果隔墙听士大夫与北方的平民交谈,很难断定谈话者
2、的身份。这反映了()A. 文化习俗融合的差异B. 上层统治方针的趋同C. 地域特点影响的强弱D. 实现国家统一的必然3. 据文献记载,东晋十六国时期,僧人释慧常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将佛经“寄互市人康儿(胡商),展转至长安”,长安胡僧安法华收到后“遣人送至互市,互市人送达襄阳(今湖北襄阳),付沙门释道安”。从佛经的辗转传送中可以看出()A. 社会动荡促进宗教传播B. 北民南迁带动文化交流C. 跨域经济联系普遍存在D. 传统丝路贸易依然活跃4. 明太祖编订大诰,宣布“一切官民诸色人等,户户有此一本,若犯笞杖徒流罪名,每减一等”。建文帝时下诏,官民犯罪一律“依大明律科断”,废
3、除大诰。明成祖即位后为打击异己,恢复大诰,不久后又废止。大诰的兴废变化()A. 印证了皇权高于一切B. 说明了法治观念牢固C. 体现了中央集权重要D. 反映了社会进步趋势5. 明初,在西南地区沿袭土司制度,土司官员由各族酋长世袭任职,朝廷只是“稍与约束”,后来规定“袭替必奉朝命,虽在万里外,皆赴阙(指皇宫)受职”。新规定意在()A. 消灭割据B. 制约藩镇C. 笼络土官D. 彰显集权6. 1858年清政府在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五款中提出了保留条款,即“铜钱不准运出外国”“凡米谷等粮,不拘内外土产,不分由何处进口者,皆不准运出外国”。该条款()A. 抑制了洋货对经济的冲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2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