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以下展示关于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届山西省部分地区高三3月语文模拟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

1、文言文阅读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

2、,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且夫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

3、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楚王曰:“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B.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C.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D.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

4、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破从连横”中涉及到的“纵横”,是战国时的策士进行国家间的联合或分化的手段。B. “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中的“过”含义不同。C. “执珪”,楚国臣子上朝会拿玉珪遮挡视线,以示对王的尊崇,后用来代指高级爵位。D. “下风”比喻处于不利地位,亦可引申为自谦之词,文中“敝邑”“寡人”“上客”同属谦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仪认为秦国地域辽阔远胜其他国家,而且军事实力和地理位置在当时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天下臣服是早晚

5、的事情。B. 张仪威胁楚王,指出韩魏是秦国的天然盟友,如果楚国与秦对抗,必然会遭到三国的围攻,最终迫使楚王就范。C. 张仪劝说楚王要认清合纵的倡导者苏秦是不值得信赖的,如果采取合纵的策略,就像以群羊对抗猛虎,必然失败。D. 张仪以秦楚互换人质、联姻的方式表明诚意,以主动献城、两国约为兄弟之国诱惑楚王,获得了楚王的信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2)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14. 张仪在游说楚王的说辞中为什么要提到猛虎和羊?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0. B 11. D 12

6、. B 13. (1)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2)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 14. 比喻手法。将他国比喻为群羊,将秦国比喻为猛虎。形象生动地指明双方力量之悬殊,达到威吓的目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法令严明,士卒甘愿临难赴死,国君威严而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就能占据险峻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梁,天下凡是归顺在后的国家必然先遭灭亡。“士卒安难乐死”中,“士卒”为“安难乐死”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CD;“出兵甲”为动宾结构,不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B.错误/责备。句意:臣私下认为大王的考虑错了/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D .“上客同属谦辞

16.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中内质网和中心体数量较多B.心肌细胞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心肌收缩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有利于携带和运输氧气D.溶酶体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水解衰老的细胞器和病原体

1、文言文阅读2023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张仪为秦破从连横,说楚王曰:“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国,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无以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夫虎之与羊,不格明矣。今大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敌侔交争,其势不两立。而大王不与秦,秦下甲兵,据宜阳,韩之上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于秦。韩入臣,魏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岂得无危哉?且夫约从者

2、,聚群弱而攻至强也。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且夫楚尝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通侯、执珪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此所谓两虎相搏者也。夫秦、楚相弊,而韩、魏以全制其后,计无过于此者矣,是故愿大王熟计之也。凡天下所信约从亲坚者苏秦,封为武安君而相燕,即阴与燕王谋破齐共分其地。乃佯有罪,出走入齐,齐王因受而相之。居二年而觉,齐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今秦之与楚也,接境壤界,固形亲之国也。大王诚能听臣,臣请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家之都,以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

3、相攻击。臣以为计无便于此者。故敝邑秦王,使使臣献书大王之从车下风,须以决事。”楚王曰:“寡人年幼,不习国家之长计。今上客幸教以明制,寡人闻之,敬以国从。”(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B.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C.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D. 法令既明士卒/安难乐死/主严以明/将知以武/虽无出

4、兵甲/席卷常山之险/折天下之脊/天下后服者先亡/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破从连横”中涉及到的“纵横”,是战国时的策士进行国家间的联合或分化的手段。B. “窃以为大王之计过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中的“过”含义不同。C. “执珪”,楚国臣子上朝会拿玉珪遮挡视线,以示对王的尊崇,后用来代指高级爵位。D. “下风”比喻处于不利地位,亦可引申为自谦之词,文中“敝邑”“寡人”“上客”同属谦辞。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仪认为秦国地域辽阔远胜其他国家,而且军事实力和地理位置在当时都占据绝对优势,使天下臣服是早晚

5、的事情。B. 张仪威胁楚王,指出韩魏是秦国的天然盟友,如果楚国与秦对抗,必然会遭到三国的围攻,最终迫使楚王就范。C. 张仪劝说楚王要认清合纵的倡导者苏秦是不值得信赖的,如果采取合纵的策略,就像以群羊对抗猛虎,必然失败。D. 张仪以秦楚互换人质、联姻的方式表明诚意,以主动献城、两国约为兄弟之国诱惑楚王,获得了楚王的信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以弱攻强,不料敌而轻战,国贫而骤举兵,此危亡之术也。(2)夫以一诈伪反覆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一诸侯,其不可成也亦明矣。14. 张仪在游说楚王的说辞中为什么要提到猛虎和羊?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答案】10. B 11. D 12

6、. B 13. (1)以弱国去进攻强国,不估量对方便轻率作战,国家贫弱而又经常发动战争,这是危险的做法。(2)像这样用一个狡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想要图谋控制天下,统一诸侯,这不可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 14. 比喻手法。将他国比喻为群羊,将秦国比喻为猛虎。形象生动地指明双方力量之悬殊,达到威吓的目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法令严明,士卒甘愿临难赴死,国君威严而英明,将帅足智多谋而又勇武,不出兵则已,一出兵就能占据险峻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梁,天下凡是归顺在后的国家必然先遭灭亡。“士卒安难乐死”中,“士卒”为“安难乐死”的主语,前面断开,排除CD;“出兵甲”为动宾结构,不断开,排除A。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的能力。B.错误/责备。句意:臣私下认为大王的考虑错了/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D .“上客同属谦辞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2891.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