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3年4月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word精校)

2023年4月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word精校),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4月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word精校)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年4月广西梧州市2023届高三高考三模语文试题卷(word精校)

1、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   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每种大宗教

2、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人们习惯说的中国“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其中,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的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一文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3、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但是有人会问: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

4、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的爱上帝只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正的超道德价值。对前面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

5、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八章)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摇于为道的范畴。召子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这个看法,当代西方哲学的维也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   第1页(共8页)纳学派也做了发挥,我不同意这个学派所说的:哲学的功用只是弄清观念,形上学的性质只是概念的诗。不仅如此,从他们的辩论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

6、给于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们惋惜,认为他们匕经堕落。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可以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摘编自冯友兰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注】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学派。拒绝形而上学,认为经验是知识唯一可靠来源;认为只有通过运用逻辑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右拾遗,是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对左、右拾遗,为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B.“绝言者路”中的“绝”,同“而绝江河”(《劝学》)、“不绝如缕”(《赤壁赋》)中的“绝”含义都不同。C.关辅:关,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辅,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D.“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中的“会”,同“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会”含义相同。

1、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   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023.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考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答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只交回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每种大宗教

2、的核心都有一种哲学,每种大宗教就是一种哲学加上一定的上层建筑,包括迷信、教条、仪式和组织。这就是我所说的宗教。若照这种含义来理解,就可以看出人们习惯说的中国“三教”(儒教、道教、佛教),其中,儒家不是宗教。至于道家,它是一个哲学的学派,而道教才是宗教。作为哲学的佛学与作为宗教的佛教,也有区别。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对佛学比对佛教感兴趣得多。中国的丧祭,和尚和道士一齐参加,这是很常见的。中国人即使信奉宗教,也是有哲学意味的。现在许多西方人都知道,与别国人相比,中国人一向是最不关心宗教的。例如,德克布德教授的中国文化形成中的主导观念一文中说:“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

3、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同,后者是寺院、僧侣起主导作用的。”在一定意义上,这个说法完全正确。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在旧时,一个人只要受教育,就是用哲学发蒙。但是有人会问:若说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这是否意味着中国人对于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毫无觉解?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可以叫做“超道德的”价值。爱人,是道德价值;爱上帝,是超道德价值。但是依我看来,这种价值并不限于宗教,除非此处宗教

4、的含义与前面所说的不同。例如,爱上帝,在基督教里是宗教价值,但是在斯宾诺莎哲学里就不是宗教价值,因为斯宾诺莎所说的上帝实际上是宇宙。严格地讲,基督教的上帝有人格,从而人爱上帝可以与子爱父相比,后者是道德价值。所以,基督教的爱上帝只是准超道德价值,而斯宾诺莎哲学里的爱上帝才是真正的超道德价值。对前面的问题,我要回答说,对超乎现世的追求是人类先天的欲望之一,中国人并不是这条规律的例外。他们不大关心宗教,是因为他们极其关心哲学。他们在哲学里满足了他们对超乎现世的追求。他们也在哲学里表达了、欣赏了超道德价值,而按照哲学去生活,也就体验了这些超道德价值。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它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积极的知识,

5、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达到超乎现世的境界,获得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第四十八章)这种损益的不同暂且不论,现在引用它,只是要表明,中国哲学传统里有为学、为道的区别。为学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增加积极的知识,为道的目的就是我所说的提高精神的境界,哲学摇于为道的范畴。召子的功用,尤其是形上学的功用,不是增加积极的知识,这个看法,当代西方哲学的维也梧州市202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测试语文   第1页(共8页)纳学派也做了发挥,我不同意这个学派所说的:哲学的功用只是弄清观念,形上学的性质只是概念的诗。不仅如此,从他们的辩论中还可以清楚地看出,哲学,尤其是形上学,若是试图

6、给于实际的信息,就会变成废话。宗教倒是给予实际的信息。不过宗教给予的信息,与科学给予的信息,不相调和。所以在西方,宗教与科学向来有冲突。科学前进一步,宗教就后退一步;在科学进展的面前,宗教的权威降低了。维护传统的人们为此事悲伤,为变得不信宗教的人们惋惜,认为他们匕经堕落。不过幸好除了宗教还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获得更高价值的途径一条比宗教提供的途径更为直接的途径,可以熟悉更高的价值,无需采取祈祷、礼拜之类的迂回的道路。通过哲学而熟悉的更高价值,比通过宗教而获得的更高价值,甚至要纯粹得多,因为后者混杂着想象和迷信。在未来的世界,人类将要以哲学代宗教。这是与中国传统相合的。人不一定应当是宗教的,但是他一定应当是哲学的。他一旦是哲学的,他也就有了正是宗教的洪福。(摘编自冯友兰哲学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注】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学派。拒绝形而上学,认为经验是知识唯一可靠来源;认为只有通过运用逻辑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317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