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重庆市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重庆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上)高 2025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75分钟完成)注意事项: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6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1.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此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 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2. 关于启

2、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 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这反映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B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所以记载更准确可信C这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需辩证分析史料D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3.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4. 周初统治者分

3、封诸侯,受封者主要为同姓子弟,如鲁、燕等国;异姓诸侯国多为功臣、前代贤王之后和归附小国,如齐、宋、徐等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的目的是A扩大王畿的管理范围 B实现直接控制地方C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 D巩固周王室的统治5.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当时A礼乐制度崩坏 B华夏文化认同 C百家争鸣形成 D铁犁牛耕推广6.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主张A是古非今 B变法革新 C隆礼重法 D兼爱非攻7.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学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

4、,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 B荀子主张隆礼重法C邹衍提出道法自然 D墨子提出相生相胜8.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候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秦朝A建立皇帝制度 B设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 D实行焚书坑儒9. 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 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A重视法制建设 B刑法极其严苛 C社会矛盾尖锐 D实行文化专制10. 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

5、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 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 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11. 汉初,在统治思想竞争中,儒家思想不敌黄老思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是A“汉承秦制”的安排 B“布衣将相”的格局C“百废待兴”的现状 D“郡国并行”的体制12.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 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铁犁牛耕的发明与推广 B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C郡国并行导致势力

6、膨胀 D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13.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 B强化了中央集权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 D提高了丞相权力14.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 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A选官制度 B监察制度 C赋税制度 D军事制度15. 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 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A秦始皇的政策愚蠢残暴 B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C治理方式影

9.9.某研究小组想要探究光周期诱导苍耳开花的机制,选择生长在非光周期下的苍耳植株A、BC,,植株A叶全部保留、植株B叶全部去除,植株C仅保留一片叶,然后用一个光周期诱导处理,发现A、C都开花,B没有开花。将5株苍耳植株互相嫁接在一起(如图所示),其中一株的一个叶片进行光周期诱导,结果5株苍耳都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被诱导的叶片!A.苍耳能够接受光周期诱导的原因是叶片细胞内含有光敏色素B.光周期诱导的植株可能产生了一种刺激开花的物质C.嫁接实验对照组应使5株苍耳都进行光周期诱导导D.赤霉素也会参与植株开花的调节

1、重庆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上)高 2025届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75分钟完成)注意事项: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第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60分。每题有且仅有一个最佳答案。1.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准列入此界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拥有复杂的水利系统、成熟的稻作生产、统一的文化信仰、礼仪建筑和分化的社会阶层等,呈现了一个文明古 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世界。据此可以推测当时A中华文明起源多元化特点 B禅让制是权力传承的主要方式C已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D黄河流域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2. 关于启

2、的继位,古书有不同的记载。史记夏本纪写道:“益(禹晚年培养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战国策燕策一记载:“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 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对材料理解错误的是A这反映了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转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B战国策成书比史记更早,所以记载更准确可信C这反映了历史记载的复杂性多样性,需辩证分析史料D关于启继位的不同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孰是孰非3. 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通过考察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可以发现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A带有浓郁神权色彩 B宗教信仰已经确立C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4. 周初统治者分

3、封诸侯,受封者主要为同姓子弟,如鲁、燕等国;异姓诸侯国多为功臣、前代贤王之后和归附小国,如齐、宋、徐等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的目的是A扩大王畿的管理范围 B实现直接控制地方C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 D巩固周王室的统治5. 西汉学者刘向概括战国时期的局面说:“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这反映当时A礼乐制度崩坏 B华夏文化认同 C百家争鸣形成 D铁犁牛耕推广6. 商鞅由卫入秦后,向秦孝公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由此看出商鞅主张A是古非今 B变法革新 C隆礼重法 D兼爱非攻7.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各学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

4、,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孟子认为人性本恶 B荀子主张隆礼重法C邹衍提出道法自然 D墨子提出相生相胜8.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指出:“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候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段话实际上肯定了秦朝A建立皇帝制度 B设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 D实行焚书坑儒9. 秦朝颁布了名目繁多、分类细密的法律条文。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竹简1000 余支,大部分是秦的法律条文和相关解释。据此可知,秦朝A重视法制建设 B刑法极其严苛 C社会矛盾尖锐 D实行文化专制10. 秦朝统一后,大量原六国贵族心怀灭国之仇,时刻图谋复立;六国百姓也并不习惯秦国的严刑峻

5、法,尤其对秦二世沉重的劳役兵役极为不满。材料表明A法家思想激化了社会矛盾 B分封制影响较为深远C郡县制难以巩固统一局面 D秦亡是多种因素所致11. 汉初,在统治思想竞争中,儒家思想不敌黄老思想。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因素是A“汉承秦制”的安排 B“布衣将相”的格局C“百废待兴”的现状 D“郡国并行”的体制12. 据中国人口史记载,西汉建立时人口约1650万,而到汉武帝元光六年时(前129 年)人口达到3600万,仅黄河中下游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在六十年之中就增长了2.5倍,出现了多年未有的繁荣富庶的景象。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铁犁牛耕的发明与推广 B打击豪强查明隐匿人口C郡国并行导致势力

6、膨胀 D休养生息促进民户繁息13. “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施德,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记载中的措施A改变了人才选拔方式 B强化了中央集权C增强了诸侯王的势力 D提高了丞相权力14.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下图为汉代“扬州刺史” 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A选官制度 B监察制度 C赋税制度 D军事制度15. 刘宗绪先生认为:“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就推行文教政策而言,秦始皇的失败和汉武帝的成功,给后人许多有益的启示。解决意识形态问题,不能依赖行政强制,更不可 迷信暴力手段。”由此可知A秦始皇的政策愚蠢残暴 B汉朝统治者更宽厚慈爱C治理方式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4277.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