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河南安阳出土商朝玉器商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B北京燕国都邑遗址出土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周时期青铜器大量用于农业生产C山东齐国都邑临淄出土战国时期的刀、剑、戟、箭等兵器战国时期争霸战争更为激烈D湖南湘西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出土大量用隶书书写的秦简秦朝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A. AB. BC. CD. D2.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

2、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A. 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B. 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C.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D. 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3.  胡饼(类似今天的烧饼)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烤制面食,味道香美且易于携带。魏晋时期,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边远乡村,胡饼都深受民众青睐。据晋书记载,王羲之被权臣选为女婿时,就正躺在胡床上大嚼胡饼。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 民族交融得到加强B. 汉人胡化风气盛行C. 社会等级日渐弱化D. 外来食物占据主导4.  从唐到宋,中国古代城市完成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性”的转轨。“坊”曾是专门的

3、居民区,“但大约从北宋后期开始及南宋前期,坊已只是街、巷的雅称、别名”。唐宋城市的变化()A. 反映了宋代城市管理的混乱B. 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D. 规范了城市商贸活动秩序5.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颜元认为,“读得书米,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学问有诸已与否,须临事方信”,“口笔之不足为凭,只能办事人可用”。这些观点()A. 具有鲜明的科学实践精神B. 提倡“经世致用”学风C. 推动了明清社会思想转型D. 坚守“格物致知”思想6.  如表所示为19世纪80年代初申报对当时中国招商局集股兴办企业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

4、出() 时间评论摘要1882年6月13日劝华人集股说“自(轮船)招商局开之于先,招集商股,创成大业,各商人亦踊跃争先,竞投股分”1882年6月25日论赛兰格锡矿(投资者)“视公司股分皆以为奇货可居,往往一股分票出,争先购买”1883年11月1日论买卖股票之弊“凡属公司,自刊发章程设局招股之后,不须一两月而股分全行卖完”A. 政府加强了对股份制企业的扶植B. 近代金融体系日益得到完善C. “实业救国”得到国人热烈响应D. 更多民间资本流向近代企业7.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

5、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A. 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 救亡之路出现转向C.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 新型开始筹建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 折射出国民的深化B. 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 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D. 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9.  1944年9月,毛泽东认为“对敌斗争的办法,主要还是挤”,要“多打胜仗,巩固自己,挤小敌人”,“在可能条件下,应乘虚尽量消减深入根据地内之伪军、顽军

6、及敌军小据点,扩大根据地”。这说明()A. 敌后战场转入了反攻B. 国共间矛盾进一步激化C. 根据地急需得到巩固D. 统一战线规模扩大10.  1979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某社员通过自主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使得1978年全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700元的事迹。之后“农民万元户”作为公开报道的流行语在全国一度流行起来。该报道()A. 旨在肯定家庭生产责任制B. 表明农民已经摆脱了贫困C. 助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 意在激发农民的致富欲望11.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凡是私有财产丢失,负责保管私有财产的管理者便会受到相应处罚,并被要求对财产丢失者进行赔偿。”由此可知,古巴比伦()A. 立法注重服务现实生活B. 极力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 确立了“以法治国”原则D. 财产私有制度开始确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人物形象不等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但作者却可以借助小说人物的生命体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和人生态度。B.曹雪芹审度人生的三个视点宝黛、一僧一道和刘姥姥分别对应情、空、色三个概念,三者异常丰富复杂,因而相互矛盾。C.宝黛立足于“情”来把握世界,宝玉之情广博而黛玉之情专一,二者把世上所有的无情之物和有情之物都囊括无遗。D.在选择“空”观还是“情”观时,曹雪芹左右为难,而刘姥姥所代表的“色”观或许是其审视世界、把握人生的一种可供安慰的选择。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江门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河南安阳出土商朝玉器商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B北京燕国都邑遗址出土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周时期青铜器大量用于农业生产C山东齐国都邑临淄出土战国时期的刀、剑、戟、箭等兵器战国时期争霸战争更为激烈D湖南湘西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出土大量用隶书书写的秦简秦朝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A. AB. BC. CD. D2.  汉武帝初期,十三部刺史为丞相属吏,由“司直(丞相下属官员)督刺史”,

2、而到汉武帝晚期,刺史则改由御史大夫统领,由御史中丞“督部刺史”。这一变化()A. 提高了刺史的政治地位B. 折射出中枢权力的调整C. 加强了对地方监察力度D. 旨在规范监察部门职权3.  胡饼(类似今天的烧饼)是由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烤制面食,味道香美且易于携带。魏晋时期,无论是在大都市还是在边远乡村,胡饼都深受民众青睐。据晋书记载,王羲之被权臣选为女婿时,就正躺在胡床上大嚼胡饼。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 民族交融得到加强B. 汉人胡化风气盛行C. 社会等级日渐弱化D. 外来食物占据主导4.  从唐到宋,中国古代城市完成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的“性”的转轨。“坊”曾是专门的

3、居民区,“但大约从北宋后期开始及南宋前期,坊已只是街、巷的雅称、别名”。唐宋城市的变化()A. 反映了宋代城市管理的混乱B. 不利于工商业经济的发展C. 促进了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D. 规范了城市商贸活动秩序5.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颜元认为,“读得书米,口会说,笔会做,都不济事,须是身上行出,才算学问”,“学问有诸已与否,须临事方信”,“口笔之不足为凭,只能办事人可用”。这些观点()A. 具有鲜明的科学实践精神B. 提倡“经世致用”学风C. 推动了明清社会思想转型D. 坚守“格物致知”思想6.  如表所示为19世纪80年代初申报对当时中国招商局集股兴办企业的报道。这些报道折射

4、出() 时间评论摘要1882年6月13日劝华人集股说“自(轮船)招商局开之于先,招集商股,创成大业,各商人亦踊跃争先,竞投股分”1882年6月25日论赛兰格锡矿(投资者)“视公司股分皆以为奇货可居,往往一股分票出,争先购买”1883年11月1日论买卖股票之弊“凡属公司,自刊发章程设局招股之后,不须一两月而股分全行卖完”A. 政府加强了对股份制企业的扶植B. 近代金融体系日益得到完善C. “实业救国”得到国人热烈响应D. 更多民间资本流向近代企业7.  1919年3月,邓中夏等人组织成立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并把人力车夫、产业工人作为启迪反帝反封建觉悟的首选对象,甚至五四运动后,平民教

5、育讲演团成员还深入工矿企业,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这表明()A. 国民觉悟得到提升B. 救亡之路出现转向C.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D. 新型开始筹建8.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着手进行海关税务人员的“国产化”。至1937年,海关各口岸的税司已由1929年的仅8名中国人上升到有三分之一的职务由中国人担任。这一举措()A. 折射出国民的深化B. 废除了西方列强在华特权C. 体现了民族主义的倾向D. 顺应了全民族抗战的需要9.  1944年9月,毛泽东认为“对敌斗争的办法,主要还是挤”,要“多打胜仗,巩固自己,挤小敌人”,“在可能条件下,应乘虚尽量消减深入根据地内之伪军、顽军

6、及敌军小据点,扩大根据地”。这说明()A. 敌后战场转入了反攻B. 国共间矛盾进一步激化C. 根据地急需得到巩固D. 统一战线规模扩大10.  1979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某社员通过自主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使得1978年全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700元的事迹。之后“农民万元户”作为公开报道的流行语在全国一度流行起来。该报道()A. 旨在肯定家庭生产责任制B. 表明农民已经摆脱了贫困C. 助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 意在激发农民的致富欲望11.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凡是私有财产丢失,负责保管私有财产的管理者便会受到相应处罚,并被要求对财产丢失者进行赔偿。”由此可知,古巴比伦()A. 立法注重服务现实生活B. 极力维护奴隶主的利益C. 确立了“以法治国”原则D. 财产私有制度开始确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4719.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