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3年4月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卷(word精校)

2023年4月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卷(word精校),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4月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卷(word精校)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年4月广东潮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卷(word精校)

1、潮州市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3.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

2、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3年发掘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图1),证明商周时期长江中游的先民们已成功采用了竖井、平巷、斜巷的联合开采方法,随同出土了大量古炼铜炉,据遗存的古矿渣推算,累计产铜量达12万吨。这一古代遗迹图1A.说明大冶为春秋时最大青铜器产地 B.反映了王室对地方控制松弛C.缺乏出土文献对史学研究作用有限 D.是值得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2.晋书儒林传序记载这一时期士人说: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撰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该时期A.

3、政局形势的持续动荡 B.佛教与道教开始传播C.“二教合流”的形成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潮州市二模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3.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 B.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C.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4.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

4、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由此可以看出、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5.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A.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5、B.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C.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D.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6.1894年夏,中日关系恶化,朝廷选帅备战。淮系刘铭传为首选,李鸿章五次电请刘铭传,终是“和局可成,病重不出”;朝廷次选湘系刘锦棠,但遭李鸿章拒绝;8月下旬朝廷任命淮系的叶志超为帅,前敌诸将不服,旁观者也感慨:“可笑之至!”据此可推知A.清朝国力的衰微 B.派系之争殃及国家安危C.李鸿章专权恣肆 D.将帅矛盾埋下失败隐患7.为进一步推进近代小学教育,1915年初,袁世凯政府出台多条法令,要求各地按照新的要求开展小学教育。图2漫画创作于此时,画中两人朝着标有“改良私塾”的学屋走去,其中一人戴着礼帽,另一人为陪同人员,而私塾内的老先生见此情形,遁窗而逃。这反映了A.读书人与政府矛盾激化 B.传统教育稳定发展13C.教育变革顺应时代发展 D.近代教育转型曲折8.1928年11

10.英国自15世纪末开始海外探险和地理发现后,把注意力集中于西北通道和东北通道。从16世纪中叶起,英国开始对西班牙、葡萄牙传统的海外势力范围和殖民地进行渗透,觊觎富饶的亚热带、热带海洋和地区。这一变化体现了A.英国加快资本原始积累进程B.英国海上霸权最终确立C.英国探索通往东方的新航路D.世界殖民版图得到重划

1、潮州市2023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历 史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023.04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

2、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73年发掘的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图1),证明商周时期长江中游的先民们已成功采用了竖井、平巷、斜巷的联合开采方法,随同出土了大量古炼铜炉,据遗存的古矿渣推算,累计产铜量达12万吨。这一古代遗迹图1A.说明大冶为春秋时最大青铜器产地 B.反映了王室对地方控制松弛C.缺乏出土文献对史学研究作用有限 D.是值得重点保护的文化遗产2.晋书儒林传序记载这一时期士人说:有晋始自中朝,迄于江左,莫不崇饰华竞,祖述虚玄。撰阙里之典经,习正始之余论,指礼法为流俗,目纵诞以清高。导致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该时期A.

3、政局形势的持续动荡 B.佛教与道教开始传播C.“二教合流”的形成 D.儒学丧失正统地位潮州市二模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3.东汉末年,孔融和陈群就“汝、颍人物孰优孰劣”的问题进行了论争。孔融列举了多位汝南历史上的名人,并对他们进行品评,或凸显其功业,或凸显其德行名节。陈群则以颍川大族的当世功勋为例回应孔融。这种评价人物的现象在汉末较为普遍。这表明当时A.官员考核注重德行与功业 B.士人具有激浊扬清的风貌C.门第成为选官主要依据 D.社会动荡亟需儒学复兴4.唐律疏议将“失礼之禁,著在刑书”,其与儒家典籍一致的情况大量存在:礼记:“悼与耄(幼童和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唐律疏议:“九十以上、

4、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孝经:“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唐律疏议:“闻父母丧,匿不举哀,流(徒刑,流放);告(发)祖父母、父母者绞,从者流。”由此可以看出、A.唐朝以严刑峻法治国以保证惩戒效果 B.唐朝鼓励亲属间相互告发以维护治安C.唐律将儒家思想与法律内容密切结合 D.唐律疏议是古代礼仪制度的总结5.下表为学者整理的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A.大米产量持续上升

5、B.农业的多种经营兴盛C.白银的购买力下降 D.长途和大额贸易发展6.1894年夏,中日关系恶化,朝廷选帅备战。淮系刘铭传为首选,李鸿章五次电请刘铭传,终是“和局可成,病重不出”;朝廷次选湘系刘锦棠,但遭李鸿章拒绝;8月下旬朝廷任命淮系的叶志超为帅,前敌诸将不服,旁观者也感慨:“可笑之至!”据此可推知A.清朝国力的衰微 B.派系之争殃及国家安危C.李鸿章专权恣肆 D.将帅矛盾埋下失败隐患7.为进一步推进近代小学教育,1915年初,袁世凯政府出台多条法令,要求各地按照新的要求开展小学教育。图2漫画创作于此时,画中两人朝着标有“改良私塾”的学屋走去,其中一人戴着礼帽,另一人为陪同人员,而私塾内的老先生见此情形,遁窗而逃。这反映了A.读书人与政府矛盾激化 B.传统教育稳定发展13C.教育变革顺应时代发展 D.近代教育转型曲折8.1928年1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4866.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