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二)

[db:作者] 高三试卷 2023-06-30 14:04:58 0 高考 语文 冲刺 练习 解析

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二),以下展示关于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二)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二)

1、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

2、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三国初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从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

3、疫灾害密集带。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古老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

4、行依然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对于当今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但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引入以前,不能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因,古人对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疫灾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

5、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灾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既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B疫灾常与其他灾害结伴而行,而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影响最为巨大。C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

6、没有彻底消除。D古代的大疫会影响社会穏定,与当时对于防控缺少有效方法不无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着眼于我国古代疫灾,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和对人类的重大影响。B文章对疫灾防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C文章在论述疫灾的影响时,举出较多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多处直接引用古籍中的句子,既使文章论述有理有据,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和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导致两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B清末正因为东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才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C新的疫病不断出现,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入干扰,导致全球环境发生变化。D虽然疫灾激发了古代预防医学的进步,但古人对疫灾流行原因的认识依然有限。【答案】1C2A3D【

(3)该细胞中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但能释放CO2的结构是。(4)在培养液中酵母细胞吸水的原理是。在配制的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原因是。某次检测中发现发酵液中酒精浓度较低,而酵母菌却很多,选成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1、高考语文冲刺练习卷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20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有人类以来,疫病就如影相随。在人类历史的舞台上,疫灾作为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因子,从来没有缺席过。一方面,疫灾单独发生或与其他灾害叠加,对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产生巨大危害和破坏;另一方面,人类通过与疫灾的抗争并不断战胜疫灾,推动预防医学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从中国历史看,疫灾流行对我国的人口、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各方面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疫灾流行时,“死者太半”“死者什七八”“死者不可胜数”等大批人口

2、死亡的描述,史不绝书。疫灾之祸常不单行,多与水、旱、蝗、震、饥、兵等灾结伴而行。影响最为巨大的,莫过于疫灾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老子曰:“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周武王克商后的“遘厉虐疾”,三国初曹操兵败赤壁的大疫,从明末李自成农民军在北京遭遇的大疫,清代洪秀全太平军在南京遭遇的大疫,都印证着“大兵之后,必有大疫”的事实。毋庸讳言,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加速了西周王朝的灭亡,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加速了明王朝的覆灭。根据我们的研究,我国在先秦至清代(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911年)的2682年中,至少有224个兵疫交加之年,近三千年来,在北部农牧交错带、中部南北分界线、南部海陆交汇带形成了三个兵

3、疫灾害密集带。疫灾激发了中国预防医学和疫病防控的进步。比如,东汉末年的伤寒大流行,催生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明代小冰河期瘟疫的频繁流行,造就了吴又可的瘟疫论;清晚期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成就了吴宣崇、罗汝兰的鼠疫约编;清末东北地区的鼠疫大流行,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天灾流行,国家代有”,病原体与人类同进化,疫灾与人类相始终。即使到了今日,虽然许多古老疫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新的疫病不断出现,疫灾流行的威胁并没有彻底消除。不仅如此,随着人类对自然干扰的深入和全球环境的变化,疫病传播的速度、途径、方式以及微生物的致病能力,也发生了许多新的复杂变化,甚至一些旧的传染病还有死灰复燃之势,防控疫病流

4、行依然是当今社会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民族振兴的重大任务。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揭示历史疫灾的流行规律,探索疫灾的形成机理,对于当今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凡民有丧,匍匐救之”,中国历代十分重视疫灾的救治,但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医学引入以前,不能弄清疫灾流行的真正原因,古人对防控缺少有效方法,故而每当大疫之时,人心惶惶,谣诼纷飞,对社会稳定造成极大的冲击。开展历史疫灾研究,总结历史疫灾的应对经验,剖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危害,对于增强民众的疫灾防范意识,强化政府的疫灾防控能力,维护疫灾冲击下的社会稳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以

5、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融合多学科研究手段与方法已成为当前科学研究的新趋势。因此,开展历史疫灾研究,追溯历史疫灾的时间过程,探究历史疫灾的空间分布,分析历史疫灾的社会影响,对于拓宽历史学的空间视野,拓展地理学的时间尺度,拓新灾害学的研究领域,对于促进历史学、地理学和灾害学的交叉融合,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摘编自龚胜生中国古代疫灾发生的规律与思考)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疫灾能够影响人类文明的进程:既会产生负面影响,也会推动社会的进步。B疫灾常与其他灾害结伴而行,而与战争叠加形成的兵疫灾害影响最为巨大。C旧的传染病还可能死灰复燃,因此疫灾流行的威胁在今天并

6、没有彻底消除。D古代的大疫会影响社会穏定,与当时对于防控缺少有效方法不无关系。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着眼于我国古代疫灾,主要论述了疫灾产生的复杂原因和对人类的重大影响。B文章对疫灾防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开展历史疫灾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C文章在论述疫灾的影响时,举出较多的历史事实作为论据,増强了文章的说服力。D文章多处直接引用古籍中的句子,既使文章论述有理有据,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周幽王时期关中的大旱疫和明朝末年的旱蝗饥疫,导致两个王朝最终走向覆灭。B清末正因为东北地区和广东地区的鼠疫大流行,才促成了国家防疫机构的建立。C新的疫病不断出现,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进行深入干扰,导致全球环境发生变化。D虽然疫灾激发了古代预防医学的进步,但古人对疫灾流行原因的认识依然有限。【答案】1C2A3D【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138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