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1.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A. 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B. 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C.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D. 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2. 人体在生活中需不断从外界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不断将内环境中的各种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下列有关外界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使用注射器将胰岛素注

2、射进血管B. 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C. 肾脏收集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并形成尿液汇集到膀胱中D. 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被蛋白酶等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3. 人视网膜上含有无数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照十分敏感,极弱的光照就能使视杆细胞产生作用,视锥细胞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并能将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大脑会解读这些从视网膜中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形成视觉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图像的过程属于反射B. 光照充足时视杆细胞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成外正内负C. 做生物试题时,感受器可将动作电位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皮层的H区D.

3、视杆细胞受损的个体在暗环境下或夜间视力变差4. 研究发现,褪黑素(MT)可以改善睡眠,调节人体入睡和觉醒的节律周期,还可以提高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数量,主要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暗信号刺激,通过神经调节使松果体分泌MT,白天松果体分泌MT的功能会受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光照抑制MT的分泌是反馈调节的结果B. 黑暗环境条件更有利于提高机体睡眠质量C. 长期熬夜学习和工作,机体免疫功能可能下降D. 控制松果体分泌MT的神经中枢可能是下丘脑5. 螨虫过敏是指人的皮肤接触到空气或其他物品上的螨虫之后,身体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皮肤出现红斑或红疹等,有轻微刺痒或刺痛感

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皮肤出现红斑与相应抗体分布在皮肤细胞表面有关B. 组织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减少C.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引发反应D. 清除环境中的螨虫可以预防及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6. 茉莉酸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类新型植物激素,能通过正向调节冷应答基因的表达提高植株抗寒性,也能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效清除多余的活性氧,还能通过诱导产生不同种类的次生代谢物影响昆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或干扰植食性动物神经信号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茉莉酸可延缓植物细胞的衰老B. 对植物叶片喷洒茉莉酸能够降低捕食者的种群密度C. 茉莉酸作为影

5、响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D. 可从植物体内大量提取茉莉酸用于农业生产7.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仅在雨后及夜间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后将持续呈现“J”形曲线增长B. 非洲大蜗牛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C. 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D. 调查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8. 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A

6、. 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B. 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C. 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D. 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9. 某生态农业养殖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池塘循环养殖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多个前池塘上层水流入后池塘底部水层交换的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养殖塘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 水层交换环节有利于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增加溶氧量C. 生态塘和潜流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抑制水体富营养化D. 增加养殖塘的数量,既能提高水生动物产量又能降低生态塘中N、P含量10.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朱鹮,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

日(摘编自《“云旅游”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旅游新形态》,腾讯网2021年8月30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显示百分之z六十以卫卫的受访者认为云旅游有很大优势,避免拥挤,不用排队,足不出户便可实现行万里路,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B.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点击“全景洞窟”,就能以全景方式在线遨游游洞窟愿意选择云旅游这种方式的受访者超过百分之七十。C.为应对人们不便出门而加快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使“云旅游”成为为旅游行业供给创新的突破口,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D.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的数字化、科技化创新手段,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体验专业人员讲解自身文化、历史典故等文化服务。C

1、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重点学校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0.0分)1. 社会上流传着一些与生物有关的说法,有些有一定的科学依据,有些违反生物学原理。以下说法中有科学依据的是()A. 长时间炖煮会破坏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B. 转基因抗虫棉能杀死害虫就一定对人有毒C. 消毒液能杀菌,可用来清除人体内新冠病毒D. 如果孩子的血型和父母都不一样,肯定不是亲生的2. 人体在生活中需不断从外界补充各种营养物质和矿物质以满足生命活动所需,同时不断将内环境中的各种代谢废物和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下列有关外界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尿病患者使用注射器将胰岛素注

2、射进血管B. 氧进入血液中的红细胞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C. 肾脏收集体内多余水分和代谢废物并形成尿液汇集到膀胱中D. 牛奶经食道进入胃中被蛋白酶等分解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3. 人视网膜上含有无数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对光照十分敏感,极弱的光照就能使视杆细胞产生作用,视锥细胞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并能将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大脑会解读这些从视网膜中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形成视觉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色彩的信息传递至大脑形成视觉图像的过程属于反射B. 光照充足时视杆细胞的膜电位由外负内正变成外正内负C. 做生物试题时,感受器可将动作电位通过视神经传递至大脑皮层的H区D.

3、视杆细胞受损的个体在暗环境下或夜间视力变差4. 研究发现,褪黑素(MT)可以改善睡眠,调节人体入睡和觉醒的节律周期,还可以提高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数量,主要由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胺类激素。暗信号刺激,通过神经调节使松果体分泌MT,白天松果体分泌MT的功能会受到抑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光照抑制MT的分泌是反馈调节的结果B. 黑暗环境条件更有利于提高机体睡眠质量C. 长期熬夜学习和工作,机体免疫功能可能下降D. 控制松果体分泌MT的神经中枢可能是下丘脑5. 螨虫过敏是指人的皮肤接触到空气或其他物品上的螨虫之后,身体出现一些异常反应,如皮肤出现红斑或红疹等,有轻微刺痒或刺痛感

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皮肤出现红斑与相应抗体分布在皮肤细胞表面有关B. 组织胺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会导致组织液中蛋白质减少C. 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会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并引发反应D. 清除环境中的螨虫可以预防及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6. 茉莉酸是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的一类新型植物激素,能通过正向调节冷应答基因的表达提高植株抗寒性,也能通过提高细胞内抗氧化酶的活性有效清除多余的活性氧,还能通过诱导产生不同种类的次生代谢物影响昆虫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或干扰植食性动物神经信号的传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茉莉酸可延缓植物细胞的衰老B. 对植物叶片喷洒茉莉酸能够降低捕食者的种群密度C. 茉莉酸作为影

5、响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发挥调节作用D. 可从植物体内大量提取茉莉酸用于农业生产7. 非洲大蜗牛(雌雄同体),是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成体壳长一般为78厘米,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一般仅在雨后及夜间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非洲大蜗牛进入我国后将持续呈现“J”形曲线增长B. 非洲大蜗牛具有种群密度、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等特征C. 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通过出生率和死亡率来预测D. 调查非洲大蜗牛的种群密度可以用样方法进行8. 群落演替是一个缓慢、持续的动态过程,短时间的观察难以发现这个过程,但是有些现象的出现,可以一窥其演替进行的状态。下列事实的出现,可以用来推断群落演替正在进行着的是()A

6、. 毛竹林中的竹笋明显长高B. 在浮叶根生植物群落中出现了挺水植物C. 荷塘中荷花盛开、荷叶逐渐覆盖了整片水面D. 在常绿阔叶林中马尾松的部分个体因感染松材线虫死亡9. 某生态农业养殖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池塘循环养殖系统,该系统设计了多个前池塘上层水流入后池塘底部水层交换的环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养殖塘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B. 水层交换环节有利于提高饵料的利用率和增加溶氧量C. 生态塘和潜流湿地中种植水生植物,有利于抑制水体富营养化D. 增加养殖塘的数量,既能提高水生动物产量又能降低生态塘中N、P含量10. 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至20世纪80年代仅中国陕西省洋县秦岭南麓有唯一7只野生朱鹮,后经人工繁殖,种群数量已达到200只(2008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3103.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