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以下展示关于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项练习(共三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

2、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

3、,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3分)固伤迁博物A洽闻B不能以智免C极刑D然亦身陷E大戮F智及之而G不能守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乡里”与“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B.“除兰台令

4、史”与“除臣洗马”(陈情表)两句中的“除”字含义相同。C.“或卑下以就之”与“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D.“通之不闻其害”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和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班固才华出众,为人低调。他九岁能著文诵诗,长大后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他从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自觉高人一等。B.班固继承父业,被告下狱。他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就有人上告他私自修改、撰写历史,他被搜捕收押在京兆狱中。C.班固出征匈奴,因坐免官。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受命率领数百骑兵出居延塞

5、迎接北单于;窦宪战败时,他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D.班固得罪他人,含冤被害。班固的孩子大多不遵守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兢;等到窦氏落难时,种兢逮捕了班固,致使班固死在狱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4分)(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4分)5.班固赞同和北单于和亲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67题。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

6、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6.下列对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一前两句写自然景象,视觉与听觉结合,突出水乡初夏生机之景,为后两句作铺垫。B.诗一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使全诗意境色调和谐,显得更加从容恬静。C.诗二题为“山雨”,开篇紧扣题下笔,描写雨前情景,与后两句构成因果,构思巧妙。D.诗二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中透露诗人心理,“忽见”表现作者由惊奇到惊喜,耐人寻味。7.翁卷的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而

1.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出土了罐、瓶、碗、壶等大量彩绘陶器。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据此判断,姜寨聚落属于下列哪一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A.仰韶文化B.大汶口文化C.龙山文化D.良渚文化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父彪卒,归乡里。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

2、问群僚。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固后以母丧去官。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初

3、,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时年六十一。论曰:固文赡而事详,固伤迁博物洽闻不能以智免极刑然亦身陷大戮智及之而不能守之。呜呼,古人所以致论于目睫也。(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3分)固伤迁博物A洽闻B不能以智免C极刑D然亦身陷E大戮F智及之而G不能守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归乡里”与“后五年,吾妻来归”(项脊轩志)两句中的“归”字含义不同。B.“除兰台令

4、史”与“除臣洗马”(陈情表)两句中的“除”字含义相同。C.“或卑下以就之”与“三径就荒”(归去来兮辞)两句中的“就”字含义不同。D.“通之不闻其害”与“臣具以表闻”(陈情表)两句中的“闻”字含义和用法相同。3.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班固才华出众,为人低调。他九岁能著文诵诗,长大后诸子百家的言论没有不刨根究底的;他从不因为自己的才能而自觉高人一等。B.班固继承父业,被告下狱。他潜心精思,研究史料,想成就父亲的事业,不久就有人上告他私自修改、撰写历史,他被搜捕收押在京兆狱中。C.班固出征匈奴,因坐免官。永元初年,班固随窦宪出征匈奴,受命率领数百骑兵出居延塞

5、迎接北单于;窦宪战败时,他首先受到牵连并被免官。D.班固得罪他人,含冤被害。班固的孩子大多不遵守法度,得罪了洛阳令种兢;等到窦氏落难时,种兢逮捕了班固,致使班固死在狱中。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4分)(2)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4分)5.班固赞同和北单于和亲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67题。乡村四月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山雨翁卷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平明

6、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6.下列对这两首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一前两句写自然景象,视觉与听觉结合,突出水乡初夏生机之景,为后两句作铺垫。B.诗一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使全诗意境色调和谐,显得更加从容恬静。C.诗二题为“山雨”,开篇紧扣题下笔,描写雨前情景,与后两句构成因果,构思巧妙。D.诗二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中透露诗人心理,“忽见”表现作者由惊奇到惊喜,耐人寻味。7.翁卷的这两首诗都描写了雨,在表现手法方面有什么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中“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3694.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