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以下展示关于人教(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温馨提示(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2.八大行星的分类:八大行星3.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三、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1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稳
2、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2天气:
3、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 _层、B色球层和C_ _层。2、主要类型:类型位置意义黑子C层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耀斑B层日珥B层喷射的气体成弧状日冕物质抛射A层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周期:约为11年。温馨提示黑子不黑: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4、(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历史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3地层(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沉积地层特点(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4.地球的演化历程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矿产的形成植物动物前寒武纪冥古宙海洋与陆地形成,大气成分变化出现有机质无重要成矿期(铁、金、镍、铬、等矿物)太古宙出现蓝藻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古生代
5、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无脊椎动物繁盛重要成煤期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脊椎动物发展,出现两栖动物并逐渐进行为爬行动物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时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盛行(恐龙),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出现主要成煤期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明显增加;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2内部圈层的划分(1)界面:图中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2)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易错提醒1、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
7.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吸收MoO4^2-后,紫色洋葱会由紫色变为绿色。某同学取若干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均分为2组,甲组包裹若干层保鲜膜密封,乙组暴露在空气中,处理12h后,将两组洋葱鳞片叶制成装片并置于一定浓度的Na2MoO溶液中,观察细胞出现绿色的时间并统计变色细胞所占的比例,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B.洋葱表皮细胞吸收的MoO4^2-可能改变了细胞液的pHC.该实验应控制的无关变有处理时间和Na2MoO4溶液浓度等D.甲组出现绿色的时间长的原因可能是细胞呼吸被抑制
1、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期中复习必背知识点提纲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1天体(1)概念: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2)常见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等。温馨提示(1)各类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小行星带)、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2.八大行星的分类:八大行星3.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三、特殊行星-存在生命的行星1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安全稳
2、定的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太阳处于壮年期,状态稳定 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适于呼吸的大气体积、质量适中液态的水内部温度升高产生水汽形成海洋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1纬度: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纬度高,太阳辐射弱。2天气:
3、天气晴朗,阴天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3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日照强度大,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4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反之太阳辐射弱。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_ _层、B色球层和C_ _层。2、主要类型:类型位置意义黑子C层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志耀斑B层日珥B层喷射的气体成弧状日冕物质抛射A层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3、周期:约为11年。温馨提示黑子不黑:由于黑子温度比光球层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显得暗一些。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地球电离层,造成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
4、(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历史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2认识途径:研究地层是最主要途径。3地层(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2)沉积地层特点(3)分布规律:分布规律: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越古老的地层含有越低级、越简单生物的化石。(4)研究意义: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4.地球的演化历程地质历史时期地表的演化生物的演化矿产的形成植物动物前寒武纪冥古宙海洋与陆地形成,大气成分变化出现有机质无重要成矿期(铁、金、镍、铬、等矿物)太古宙出现蓝藻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古生代
5、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地壳运动剧烈,海陆格局多次变迁,形成联合古陆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无脊椎动物繁盛重要成煤期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脊椎动物发展,出现两栖动物并逐渐进行为爬行动物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爬行动物时代”板块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裸子植物极度兴盛爬行动物盛行(恐龙),鸟类、小型哺乳动物出现主要成煤期新生代(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联合古陆最终解体,地壳运动剧烈,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地貌被子植物高度繁盛哺乳动物快速发展,第四纪出现人类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1.地震波地震波传播速度传播介质穿过不连续面速度变化横波慢固体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明显增加;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纵波快固体、液体、气体2内部圈层的划分(1)界面:图中C莫霍界面,D古登堡界面。(2)圈层:由内向外EF为地核,G为地幔,H为地壳。易错提醒1、上地幔上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2、岩石圈不等于地壳。岩石圈不仅包含地壳而且还包含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