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特惠】全套打包-【创新设计】2019大二轮专题复习历史

高三试卷 2019-10-18 14:23:00 0
【特惠】全套打包-【创新设计】2019大二轮专题复习历史,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第1讲 古代中华文明的奠基与形成——先秦、秦汉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奠基时期;秦汉是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阶段。 1.政治上:从分封制、宗法制逐渐发展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逐渐代替了贵族体制,专制皇权逐渐形成。 2.经济上:由原始农业向小农经济演变,农耕经济成为古代经济的主体:小农经济形成并成为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变;农业、手工业、商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3.思想文化上: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儒官方化得以确立;文艺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实用兴起。 阶段一 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 早期国家出现,逐步形成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1)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商周延续。 (2)西周:实行以王族为主体、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实行以血缘为核心、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形成 “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3)特点:神权与

①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2、读思问相结合。学语文读是根本,复习语文读还是根本。当然不是盲目的读,而是有选择不可少的环节。因为通过精练,不仅可以巩固旧知识,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解题经验。高度肯定和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中外学者所共识。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的价值及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是对问题意识作用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更生动形象,他在一首诗里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4294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