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学校高一美术《美术鉴赏》选择题

高一《美术鉴赏》选择题 1.中国的玉器文化从公元前( )年有河母渡文化出现始,一直不断发展到今天。 A、3000年 B、4000年 C、5000年 D、6000年 2.人物画“墨骨”画法,由( )所创。 A. 宋代李公麟 B. 明代李公麟 C. 宋代曾鲸 D. 明代曾鲸 3.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 )。 A. 阎立本 B. 尉迟乙僧 C. 韩滉 D. 韩干 4.吴门画家中,由职业工匠出身而跻身文人之林的画家是( )。 A. 沈周 B. 文征明 C. 唐寅 D. 仇英 5.黄河流域的马家窑文化的代表作品是( ) A.《人面鱼纹彩陶盆》 B.《彩绘五鱼纹盆》 C.《舞蹈彩纹盆》 D.《鹳鱼石斧彩陶缸》 6.新石器时代半坡类型彩陶的代表性作品有( )等。 A. 三鱼纹盆 B. 四鹿纹盆 C. 舞蹈纹盆 D.人面鱼纹盆 E.涡旋纹瓮 7.唐代绮罗人物画家张萱流传下来的代表作品有( )。 A. 簪花仕女图 B. 挥扇仕女图 C. 捣练图
10、洗湖南省博物馆藏品达18万余件,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历代陶瓷、书画和近现代文物等最具特色,并以此打造了6个展示人类优秀文化遗珍的基本陈列。馆藏藏品御龙帛画宽28厘米,表现面部的线条精微而细腻,表现服饰的线条则流畅舒展,恰到好处地表现了长袍的质感和飘逸的状态,被称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商代豕形铜尊高40,长72厘米。1981年湘潭九华船形山出土。湘潭九华出土的猪尊作野公猪形状。有盖,盖上捉手残缺,根据残存情况复原成凤鸟形。双眼直视,獠牙外露,两耳竖立,四肢粗壮,尾下垂。肘部前后各有一圆形管孔,经过尊腹,直通另一肘部。黑地彩绘漆棺彩绘棺上穿梭于流云中的神奇怪兽。该棺内髹朱漆,外黑漆为地,用朱、白、黑、黄、绿等颜色,绘出流动奔放的云气,云气间有一百多个形态各异的动物和神怪穿插其间,组成了五十七幅内容不同的画面,这就是汉代云气纹漆画的典型作品。曲裾素纱褝衣素纱禅衣,衣长160厘米、通袖长195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衣重48克,1972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曲裾素纱单衣衣领相交,曲裾(三角形衣襟)由左向右掩,衣服较长,款式类似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深衣。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衣袍外罩单衣。千年女尸1972年,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在第四层的内棺盖上发现了一幅帛画;1973年,发掘马王堆三号汉墓,在第三层内棺盖湖南省博物馆上,也发现了一幅画。这两幅帛画的画面,都是上宽下窄,便通称为T形帛画。帛画内容,分为天上、人间和地下三大部分。天界部分,画在上端最宽阔的地方。右上角,一轮红日,日中有金乌,日下的扶桑树间,还有8个太阳。大禾人面纹方鼎大禾人面纹方鼎,中国唯一的以人面纹为饰的鼎。商代晚期。通高38.5厘米,口长29.8厘米,宽23.7厘米。宁乡县黄材镇出土。颜色碧绿,器身略呈矩形,口部略大于底部,两耳直立,四柱状足,足上部有兽面纹,器身外表四周饰半浮雕的人面。人面周围有云雷纹,人面的额部两侧有角、下巴两侧有爪。唐摹《兰亭序》此卷正文质地为绢本,黄褐色,亦称黄绢本,其纵24.5厘米、横65.6厘米。在正文末行斯文之下有芾印、子由二朱文印,印文已模糊不太清晰。卷前引首有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董其昌题书墨宝二字(残存)。卷中有明代书画鉴赏家项元汴藏印甚多。卷尾依次有明代许初,清代王澍、贺天钧、唐宇肩、顾莼、梁②虚拟条件句中的省略:当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动词含有were,should,had时,if可以省略,这时条件从句要用倒装语序,即把were,should,had等词置于句首,这种多用于书面语。章钜、梁同书、孙星衍、石韫玉、李佐贤、韩崇诸跋。 "涤沉淀 ⑦国家这样做的经济意义。: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2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