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

高三试卷 2020-01-12 10:02:41 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1.16世纪末意大利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其中应用到的物理思想方法属于( ) A.等效替代 B.实验归纳 C.理想实验 D.控制变量 2.重型自卸车利用液压装置使车厢缓慢倾斜到一定角度,车厢上的石块就会自动滑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石块下滑前后自卸车与石块整体的重心位置不变 B.自卸车车厢倾角越大,石块与车厢的动摩擦因数越小 C.自卸车车厢倾角变大,车厢与石块间的正压力减小 D.石块开始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大于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 3.如图所示的A、B、C、D中,滑轮本身的重力忽略不计,滑轮的轴O安装在一根轻木杆P上。一根轻绳ab绕过滑轮,a端固定在墙上,b端悬挂一个质量都是m的重物,当滑轮和重物都静止时,A、C、D图中杆P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图B中杆P在竖直方向上,假设A、B、C、D四图中滑轮受到木杆弹力的大小依次为FA、FB、FC、FD,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FA=FB= FC=FD B.FD》FA=FB》FC? C.FA= FC=FD》FB? D.FC》FA=FB》FD

"2018年高考北京卷英语科目考试说明 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已经发布,将各科考试说明的细节修订整理如下。希高中化学解题方法之十字交叉法,在化学中凡可按a1x1+a2x2=ā(x1+x2)或(a1-ā)/(ā-a2)=x2/x1计算的问题,都可以应用十字交叉法计算。十字交叉法是高中化学计算题中广泛使用的解题方法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如何计算呢?首先应先写出混合两组分对应的量a1、a2和交叉点的平均值ā,然后按斜线作差取绝对值即得出相应物质的配比关系,其十字交叉法为:组分1:a1ā-a2x1x1为组分分数ā—―=—组分2:a2a1-āx2x2为组分分数十字交叉法适用的范围是:凡是具有均一性、加和性的混合物,都可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但须注意,计算所得比值是质量比还是物质的量比,下面介绍几种常见十字交叉法的计算:一、相对原子质量十字交叉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元素的各天然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和所占的含量算出来的平均值,当仅有两种天然同位素时有等式:A1W1+A2W2=āW,用十字交*法易于求解两种同位素的原子个数比,这种方法叫做相对原子质量十字交叉法。例1:已知氯在自然界中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35Cl和37Cl,其相对原子质量为35、37,求自然界中35Cl所占的原子百分数()A、31.5%B、77.5%C、22.5%D、69.5%汇总:若设自然界中35Cl所占的百分数为x1,37Cl占x2,则有35x1+37x2=35.45(x1+x2)所以可以用十字交叉法:Cl35:351.55x135.45—=—Cl37:370.45x2所以w(35Cl)=1.55/(1.55+0.45)×100%=77.5%二、相对分子质量十字交叉法两种气体混合时,质量守恒。即n1M1+n2M2=(n1+n2)M,M为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所以可用十字交*法求解混合气体的体积比或物质的量比,这种方法叫做相对分子质量十字交叉法。例2:某混合气体由CO2、H2组成,知其密度为O2的0.5倍,则混合气体中CO2与H2的体积比()A、2:1B、2:3C、1:2D、3:2汇总:体积比即为物质的量之比,设CO2的物质的量为n1,H2的物质的量为n2,则有44n1+2n2=32×0.5(n1+n2),可用十字交叉法CO2:4414n116—=—H2:228n2可求得n1:n2=1:2,所以答案C正确。三、质量分数十字交叉法混合物中某元素原子或原子团质量守恒,且具有加和性,所以可用十字交叉法求混合物中某元素或某物质的质量分数。例3:含氯54.2%的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混合物,其中含NaCl的质量分数是()A、50%B、35%C、75%D、60%汇总:设氯化钠质量是m1、氯化钾质量是m2,依据氯元素守恒,则有60.7%m1+47.7%m2=54.2%(m1+m2),所以可用十字交叉法求解NaCl:60.76.51m154.2—–=—KCl:47.76.51m2所以w(NaCl)=6.5/(6.5+6.5)×100%=50%四、浓度十字交叉法溶液在稀释或浓缩时溶质的量守恒,如溶液浓度为质量分数有:m1a%+m2b%=(m1+m2)c%,或溶液浓度为物质的量浓度有:C1V1+C2V2=(V1+V2)C(稀溶液),所以混合溶液浓度的计算可以用十字交叉法。例4:100g10%的KNO3溶液使百分比浓度变为20%,可采用的方法()A、蒸发掉45g水B、蒸发掉50g水C、加入10gKNO3D、加入15gKNO3汇总:采用方法有两种,其一:将KNO3溶液浓缩,即蒸发掉一部分水,设蒸发掉水的质量为m2,则有100×10%=m1?20%+m2?0%20%KNO320101m110—=—=—水0101m2m2=m/2=50g;其二:可向原溶液中加入"望对明年高考的考生有所帮助,下面是英语科目的考试说明。一、修订原则英语学科《考试说明》以体现改革、稳步过渡为主体思路进行调整修订。在全面落实育人要求的基础之上,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拓国际视野,弘扬人文情怀,鼓励考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因高考北京卷英语听力考试时间与形式有所调整,《考试说明》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附录各部分内容上均有所变化。二、修订内容根据英语听力考试时间及形式的相关调整,《考试说明》在保持整体稳定的基础上加以修订。其中,笔试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不再包含听力理解内容。听力理解部分录音稿、附录中的语音项目表从《考试说明》中移除。此外,部分样题进行更新,内容见下表:三、修订说明1.落实听力改革,笔试稳步推进根据《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推进北京高考英语科目改革,高考英语听力理解部分采用计算机考试形式。2018年高考英语纸笔考试将不再包含听力理解内容。《考试说明》全面落实改革进程,在试卷结构、考试内容及要求、参考试卷、附录、计分及时间各部分内容上均做出相应调整。除上述变化外,笔试内容稳步过渡,在题型、考查范围、能力要求等方面均保持稳定,延续高考英语北京卷的一贯特色与要求。2.弘扬中国文化,用英语讲好家国故事《考试说明》对书面表达部分的样题做出调整,旨在进一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文化,依靠英语的交际性与实用性,抒发家国情怀,讲好中国故事,充分体现英语的语用功能。书面表达第一节要求考生为国际友人推荐旅游路线,即长江之行,泰山之旅。该题要求考生对中国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认知。长江、泰山是中华文明的代表,具有深 "远的文化意义与审美内涵,二者均为考生所熟悉,不同语言层次的考生皆有话可说,可充分体现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3.推进素质教育,以考生为主体《考试说明》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主动思考,多角度思维,旨在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融入在语言教学之中。书面表达第一节引导考生对中国名胜长江、泰山进行综合比对并向国际友人进行推荐。考生在推荐过程中要加以条理化的梳理,积极调动多角度思维,展现丰富多彩的动脑过程,摆脱单一方式、唯一答案的局限。书面表达第二节要求考生以感恩母校为主题,记述一次毕业视频的拍摄经历。考生根据题目要求,再次回顾校园生活中的点滴。利用所学语言表达真情实感,重点突出考生的主体感受及共鸣,不仅体现了语言的实用性与交际性,更展现了语言的本质与温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461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