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学科网WORD转化】北京市海淀区2019-2020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r\u0013 PAGE \\* MERGEFORMAT \u001411\u0015\r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r\r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期期末练习\r生物\r2020.01\r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r一、选择题(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
②肾上腺素:由肾上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1)二者是统一的。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2)二者又是对立的。①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为此他必须让渡使用价值给购买者。②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因此他必须付出价值给生产者。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2.正确理解货币的概念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货币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五种只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3.正确理解纸币的概念和发行①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②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③纸币不是商品,自身没有价值,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④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取决于三个因素:待售商品数量(正比)、商品价格水平(正比)、货币流通速度(反比),这个关系叫货币流通规律。⑤纸币的发行权在国家,一般由国家的中央银行负责发行。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但决定不了纸币实际代表的直接量(纸币的实际购买能力、币值)。4.正确理解价值规律①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②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可以促进商品生产者实现优胜劣汰。5.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因素。②居民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直接因素。居民收入包括居民的当前收入、过去收入、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以及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大小。价格高低影响消费水平。一般来讲,价格上涨,消费水平下降;价格下降,消费水平上升。④商品的性能、外观、质量、包装等影响消费水平。⑤居民家庭人口数量、消费观念等影响消费水平。6.正确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以及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7.正确认识公有制为主体①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②体现:共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范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④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⑤意义:在我国只有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防止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①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实行这一制度的必然性: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生产关系一两个历史阶段特征1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①政治:列强的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加深。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洋务运动近代企业的诞生,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③思想:西方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传播,人们思想的启迪。④文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⑤对外: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国卷入世界市场。2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期①政治: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封建制度的解体,维新变法,辛亥推动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发展。②经济:自然经济的瓦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封建传统的儒家思想受冲击,西方民主、启蒙思想的传播,人们思想的解放。④文化: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社会习俗礼仪的西化。〒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帝国主义阶段①政治:资本主义代议制的广泛确立与发展,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②经济:第二次工业,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③思想:资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④文化: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文学、美术的产生与发展。两个时期:①旧民主主义时期:1840∽1919;②新民主主义时期:1919∽1949两条主线:1.西方列强的侵略;2.中国各阶层人民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历史主体】1外国列强的侵略:①政治(军事):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原因、条约——内容、影响)→八国联军侵华(原因、条约——内容、影响)→日本侵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一二八事变、七七事变、日本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内陆。②经济:鸦片战争后商品输出为主→甲午中日战争后资本输出为主→抗日战争日本经济掠夺→解放战争美国经济掠夺。③文化:传教士传教,日本同化政策。2中国各阶层反抗列强的斗争和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①地主阶级:——迟钝的反应→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向西方学习,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背景、内容、影响)→洋务派: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背景、口号、目的、内容、结果、影响、局限、实质)→20世纪初的清政府:1901新政(内容、影响)→1905∽1911预备立宪(经过、结果)②农民阶级:——阶级和时代局限性明显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原因、经过、两个纲领的异同点、影响、失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背景、口号、影响、失败原因)→新民主主义:建立农民和武装、支持③民族资产阶级:——渐进的觉醒→早期维新派:郑观应、王韬等人,最早提出君主立宪主张,反映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康梁维新派(即保皇派或立宪派):戊戌变法(背景、康梁维新思想形成、办报办团体、两派论战、施政纲领、百日维新内容及意义、戊戌政变、戊戌变法的意义)→派:辛亥(背景、内容、结果、影响、失败原因、为什么说失败了?),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护国运动、护法运动)、国民大(国共首次合作)→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背景、标志、内容、影响)→实业救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④无产阶级:→五四运动:(原因、口号、经过、初步胜利、意义)→中国的成立:(背景、经过、奋斗目标、中心任务、意义。)→国民,建立统一战线:(背景、经过、评价、失败原因、启示)→土地,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背景、经过—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广州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开辟、第五次反围缫的失败、红军长征、遵义会议、长征结束)→抗日战争,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背景、开始标志、合作标志、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国外战场、日本罪行,意义)→解放战争,实现民族独立:(背景、经过、内战、反攻、主力、推翻,意义)社会形态1经济史:自然经济的瓦解(原"定要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决定的。③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性: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④态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对非公有制经济,国家鼓励、支持、引导、加强服务和监督。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9.正确理解公司的经营与发展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②公司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③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与企业形象。④公司还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强强联合和企业兼并,提高经营者的素质。10.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①国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努力改善劳动就业和自主创业的环境。②劳动者:加强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劳动"腺髓质分泌,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4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