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检测题

《牛顿运动定律》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小球从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小球从接触弹簧到下降到最低点的过程中( ) A.小球刚接触弹簧瞬间速度最大 B.小球的加速度方向都是竖直向上 C.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2.物体以初速度V0沿粗糙斜面向上滑行,达到最高点后自行返回原点,在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是:( ) A.B. C.D. 3.如图所示,在用力F拉小船匀速靠岸的过程中,若水的阻力保持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船所受的合外力保持不变B.船的浮力不断减小 C.绳子拉力F不断增大D.绳子拉力F保持不变 4.如图所示,A是一质量为M的盒子,B的质量为,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A置于倾角为=30°的斜面上,B悬于斜面之外,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向A中缓慢地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 保持静止,则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绳子拉力大小不变,恒等于 [来自e网通极速客户端]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个核心: 归纳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1)十月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1.对经济政策的客观评价(1)经济政策的实施标志着苏维埃把工作重心由反对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2)它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王权。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2、封建专制中央14、敬:严肃,慎重,做事情严肃认真,如敬事而信;尊敬,尊重。集权的认识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3、选官和监察制度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4、中国古代农"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