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调研检测化学试题

1化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 ) 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化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 A.②③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物质是( ) A. 氯化钠 B. 固体氢氧化钠 C. 固体硝酸铵 D. 生石灰 3.决定化反应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温度和压强 C.反应物的浓度 C.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性质 D.催化剂的加入 4. 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任何条件下,纯水的pH=7 B.在任何条件下,纯水都呈中性 C.在90℃时,纯水中pH=7 D.在50℃时,纯水c(H+)《10-7mol/L
5.在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 C(g)+D(s)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减少C或D的物质的量 B. 增大D的物质的量
C. 减少B的物质的量 D. 增大A或B的物质的量
6.水泥厂、发电厂、电石厂排放的气体加剧了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冰雪的消融。要想减缓这一现象发生,未来人类最理想的燃料是( )
A. 无烟煤 B. 石油 C. 天然气 D. 氢气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B. 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C. 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
D. 在稀溶液中,1molCH3COOH和1mol NaOH完全中和时放出的热量为57.3kJ
8.用铁片稀H2SO4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
A. 加热 B. 不用稀H2SO4改用98%的浓H2SO4
C. 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 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9. 化学平衡常数(K)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一个重要参数,该常数表示的意义是可逆反应进行的程度,K值越大,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温度越高 B. 反应物浓度越小
C. 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D. 生成物浓度越大
10.可逆反应N2+3H2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3υ正(N2)=υ正(H2) B. υ正(N2)=υ逆(NH3)
C. 2υ正(H2)=3υ逆(NH3) D. υ正(N2)=3υ逆(H2)
11.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
D. 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
12.在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少量下列物质或采取下述方法,能使平衡逆向移动是( )
A. 加水 B. 升温
C. CH3COONa固体 D. NaCl固体
13.强酸和强碱稀溶液的中和热可表示为:H+(aq)+OH-(aq)=H2O(l) ΔH=-57.3KJ/mol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ΔH=-Q1KJ/mol
1/2H2SO4(浓)+NaOH(aq)=1/2Na2SO4(aq)+H2O(l) ΔH=-Q2KJ/mol
HNO3(aq)+KOH(aq)=KNO3(aq)+H2O(l) ΔH=-Q3KJ/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1、Q2、Q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
A. Q1=Q2=Q3 B. Q2>Q1>Q3 C. Q2>Q3>Q1 D. Q2=Q3>Q1
14.下列各组成金属和溶液,能组成原电池的是
A. Cu、Cu、稀 B. Zn、Cu、稀
C. Cu、Zn、酒精 D. C、Cu、CuSO4溶液
15.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
A. 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同时消耗2 n molAB
B. 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
C. 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
D. 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熵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B. 焓增大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熵、焓都为正值的反应是自发反应 D. ΔH-TΔS<0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17.某温度下,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 mol A和1.0 mol B,发生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03 mol·L-1·s-1
B. 达到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80%
C. 相同温度下,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则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小于0.2 mol·L-1
D.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
A. 40% B. 50%
C. 80% D. 90%
19.把pH=2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混合后pH=7,则两种溶液的体积比为( )
A. 10:1 B. 1:10 C. 1:2 D. 2:1
20.100mL 0.1mol/L盐酸与50mL 0.2mol/L 氨水混合,在所得溶液中( )
A. c(Cl-)>c(NH4+)> c(OH-)> c(H+) B. c(Cl-)=c(NH4+)> c(OH-)= c(H+)
C. c(H+)+c(Cl-)=c(NH4+)+ c(OH-)+2c(NH3.H2O) D. c(H+)+ c(NH4+)=c(Cl-)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本小题共三个小题,共27分)
21.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FeCl3溶液中加入KSCN呈红色,写出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H4Cl溶液加入锌粒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6克固体硫充分燃烧放出148.4kJ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2.(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外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常见电解质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属于弱电解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①NaCl ②NaOH ③H2SO4 ④CH3COOH ⑤NH3.H2O ⑥BaSO4 ⑦H2O
23.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Fe(s)+H2O(g) FeO(s)+H2(g) ΔH>0。在1 000℃时,H2O(g)的平衡转化率(α)与体系总压强(p)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铁粉和水蒸气,则K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升高温度,则K__________。
(2)在1 000℃时,若向上述容器中加入0.80 mol铁粉和1.00 mol水蒸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2)=______。
三、实验题
24.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中和热的测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__________,做1次完整的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需使用________次,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
(2)使用补全仪器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取50mL0.25mol/LH2SO4溶液与 50mL0.55 mol/L NaOH溶液在小烧杯中进行中和反应,三次实验温度平均升高3.4℃。已知中和后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c为 4.18J/ (g·℃),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通过计算可得中和热△H= ______ , H2SO4与NaOH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
(3)实验中若用60mL0.25mol·L-1H2SO4溶液跟50mL0.55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 (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
! 学科网每份资料都启用了数字版权保护,仅限个人学习研究使用。任何分享、转载行为都会导致账号被封,情节严重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