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选修3-5-《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总结

《优选资源》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章末总结 [来源:**网Z*X*X*K]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为了解释光电效应规律,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 B. 在完成a粒子散射实验后,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能级结构 C. 玛丽·居里首先发现了放射现象 D. 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查德威克发现了质子 2.美国物理家康普顿在研究石墨对X射线的散射时,发现在散射的X射线中,除了与入射波长λ0相同的成分外,还有波长大于λ0的成分,这个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关于康普顿效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康普顿效应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 B. 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能量减少 C. 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频率增加 D. 当光子与晶体中电子碰撞后,光子质量不变 3.在光电效应实验中,飞飞同用同一光电管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得到了三条光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曲线(甲光、乙光、丙光),如图所示。则可判断出( ) A. 甲光的频率等于乙光的频率 B. 乙光的波长大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