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试卷 2020-01-22 10:06:15 0
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康杰中2017—2018年度第二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2018.4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意 境 吕玉华 在中国古代艺术批评及评论中,意境的地位并不突出。近现代以来,却成为当今艺术评论与批评中常用的词语,文、绘画,书法、音乐、舞蹈……几乎什么艺术形式都可以用意境来评判。在各类艺术批评语境中,意境是一项评价标准和工具概念,一般来说,有意境为优,无意境则劣。 “意境”产生于唐代,佛经翻译事业发达助推了这个术语在唐代出现。唐代各类艺术的繁荣兴盛又为理解“意境”提供了天然的材料,艺术成就辉煌的诗歌,更是可靠的文阐释基础和语料。“意境”首先就是一个诗术语,而且是以唐诗为论述对象的。后代人对于意境所做的种种理解,以唐诗的艺术特点为意境的基本内涵,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可以说,“意境”令后人信服,正是因为它产生在一个创作与理论两相适宜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6559.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