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试卷 2020-01-23 16:05:29 0
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南昌二中2019—2020年度上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如何以普遍的规范来协调个体之利与整体之利?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便展开为义利之辨。 辨析义利,是儒家的重要特点,而儒家对义利关系的看法,又对中国传统价值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儒家的观点,义作为当然之则,本身便有至上的性质:“君子义以为上。”这里确认的首先是义的内在价值。后来的宋明理进一步通过义与天理的沟通,对义的内在价值作了论证:“义者,天理之所宜。”“理”具有普遍必然的品格,义所以具有至上性,即在于它体现了“理”的要求。 义一旦被赋予内在价值,便同时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如果行为本身合乎义,则即使它不能达到实际的功效,也同样可以具有善的价值,所谓“惟义所在”,便表明了这一点。事实上,儒家往往将义(当然之则)理解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并把履行道德规范(行义)本身当作行为的目的。这种看法带有明显的抽象道义论的性质。不过,“义以为上”的观念在培养崇高的道德节操等方面,也有不可否认的意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7201.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