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训练题:西方思想文化

高三试卷 2020-05-16 00:11:13 0
2020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综合训练题:西方思想文化,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命题热点热点一:化学用语必考。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可出现。涉及的知识点有元素的名称、符号,物质的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各类结构模型(如球棍模型、比例模型等)的识别。热点二:化学计量高考热点,主要考查“物质的量”与粒子数(如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质量、气体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反应热等的关系,有关NA的讨论,将阿伏加德罗常数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结构、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盐"高中历史学习方法高中历史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高中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首先对史实的掌握,一个事情是什么就是什么,说到这个你就得马上想到这个事件的相关知识。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影响作用评价等等的,如果有要求,都应该掌握。然后就是时间,这个东西,是很重要很关键的。历史本身就是一个时空上的东西。一定要对时间敏感。然后,阅读文言文材料的能力。这个东西,如果学不好,去找语文老师吧…然后,表述的能力。这个问题其实跟你的语文还是有区别的,怎么能用最少的字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而且怎么能切题能踩在点子上,这都是很值得研究的东西。然后,总结反思的能力。真的很讨厌有人跟我问问题,我历史只有多少分,老错多少题,从来没把自己的情况分析清楚。每题为什么错,到底是什么知识点还是其他的地方出问题了,没有分析总结清楚,你又拿什么去面对接下来的考试呢--然后,做题的能力。就是选择题,排除法都不想再说了,这是必需的。在不能排的情况下就要用自己的知识来解决了。或者在题目中还有些词你没注意到,导致你判断失误了。这些情况都可能发生。背书,不要在说什么背不下来了……我就不相信有记不下来的,关键就是,你到底有没有费心思去背。历史我没有死记硬背过。真的就是多翻看老师的讲义和课本。老师划过的知识多看看,自己多体会一下那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评价辛亥。我至今都记得这几条。并没有死记过,就是掌握了这个方法,做个例子。好的方面:首先,由这个事件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注意此处用词,想想都能知道只是推翻了君主专制而不是封建,之后统治阶级还是很封建的)然后,在政治制度上的影响: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制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建立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连串下来的,三个事件互有联系)然后,在经济上的影响: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句话在很多近代事件上都可以用,包括新文化运动,有点通吃的作用)然后,文化上的影响: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这个也可多用)最后,对国际上的影响:影响了亚洲其他民族解放运动局限性: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成果被袁世凯篡夺。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广泛发动群众(总之就是和后来成功的无产阶级反着说)说说选择题的问题:主要说说怎么去做吧。(此处参考《高中历史选择题解法新探》)自己做不出来的一定要搞清楚为什么,每个选项都要弄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一、排除法,这是解题时最先用的方法,一般可以排除1-3个干扰选项。首先是选项本身的表述与历史史实不符或不完全相符的情况。然后是选项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干不符,可细分为时间不符、地点不符、性质不符。这类题本身不难,但稍一马虎就会弄错。例如:列宁认为。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那么就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A.新经济政策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A和B都是列宁时的政策。但是既然要利用资本主义,B明显不符(性质不符)。而C和D是斯大林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重要政策,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时间和性质都不符)。所以只有A是正确答案。最后在组合式选择题中,排除法很有用!有一个表述错误的,包含这个的选项就都可以排除二、乍一看与所学知识关联太少甚至毫无关联的题目。首先抓住关键字词,认真分析题目所给的的信息,了解它所要表达的大概意思。然后在自己的知识储存里迅速搜索与之相关的信息,化未知为已知。最后锁定相关知识点再经综合判断得出正确答案。考察的就是知识的迁移。例下列4本书中记载甘薯所在,居民便有半年之粮,民间渐次广种一语的,只能是A、《史记.食货志》B、《梦溪笔谈》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分析可知,甘薯是明朝中期从外国引进的农作物,那么只有明朝及以后的相关著作中才能有记载。则题干相当于下列4本书哪本是明朝或以后的著作,从而答案(D)。三、所有待选项都符合题干之意,但是之间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则那个包含其它的选项是最佳答案。也就是说要找那个说的最全面的,这个也适用于做其他科目的选择题。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推断题知识点总结高考化学推断题是高考化学中的重点题目,会的人觉得很容易,不会的人觉得很难。小编整理出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推断题知识点总结如下: 1、物质颜色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橙色:Br2的溶液;黄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蓝色:Cu2+(aq)、胆矾、Cu(OH)2;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2、物质状态液态单质:Br2、Hg;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火焰颜色:"本目的是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分析可知,四个选项所述均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但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明显包含了其它三个目的,由此确定C是正确答案。四、在正面思考无法取得突破时,进行逆向思惟,反其道而行之。此法尤其适合否定式选择题。例、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对外贸易(含鸦片走私)"类的水解等联系起来进行考查,以物质的量为核心,有关质量、体积、浓度的计算。热点三:氧化还原反应高考热点,形式有选择题中概念的辨析、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离子的共存,非选择题中方程式的配平、实验探究、计算"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77142.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