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2024届陕西省高三试卷1月联考(◇)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4-01-10 13:00:06 0

2024届陕西省高三试卷1月联考(◇)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2024届陕西省高三试卷1月联考(◇)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4届陕西省高三试卷1月联考(◇)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材料二:唐代诗歌与政治的关系,体现出某种带规律性的表征

中国诗史上的一些高潮期,也莫不有它独特的政治背景

战国时,楚面临强秦的威胁,进步爱国力量与腐朽卖国势力的斗争推动屈原的创作,而屈原所经历的高层政治体验,则赋予他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献身精神

建安时期,曹操政治集团以其进步的政治路线和唯才是举”的用人方式,把因党錮之祸被压抑冷落的士人,重新推向政治舞台,激起强烈的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雅好慷慨”的建安诗歌,正是得力于这种正面推动

继唐诗而起的宋诗,发展到北宋中叶,又出现一个繁荣的局面

而其时从仁宗朝庆历新政,一直到神宗朝王安石变法前后,王朝内部政治斗争的焦点,是要克服“累世因循末俗之弊”,挽救长期和平发展中潜伏的危机

诗歌界欧、王、苏、黄等大家,都是在一连串起伏动荡的政治变革中卷入得很深的人物

考察诗歌高潮来自政治的推动力,有助于进一步探索文学繁荣发展所需的社会条件

作为中国封建时代正统文学样式的诗歌,它注定要与封建政治发生密切联系

政治影响诗人创作,可以有四种情况:(一)挤占了诗人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二)给诗人以正面鼓舞或推动:(三)打击压抑,导致怨排:(四)诗人被迫害致死,或彻底沉跌

(一)和(四)两种情况只能使创作受损

(二)和(三)两种情况虽有分别,但对于某些诗人,又常常集于一身

如李白、杜甫之入宫廷,便是始而受激励,继而遵压抑

一般说来,封建时代的士人,总是先由政治给予某种参与的机会,在参与中有所不遂,才会引起怨悱

导致“长吟哦”的“起且僵”(崛起而后困顿),“起”往往在先,由政治直接给予拔动,“僵”伴随于后

“起”与“僵”或是单纯从某一侧面作用于诗歌创作,或是交糅在一起,产生更复杂的影响:或是比较直接地表现为正值,或是要经过创作活动的一番消化转换,才表现为积极有益的效应

能够给诗歌创作以强大推动的政治,不在于它有多么清明或稳定,而在于它要能强烈地牵动人心,让人不断地感奋起来,发之于吟咏

封建王朝初期,一般号称盛世,而文学人才可能尚未积累到最丰沛的程度

同时稳定和繁荣不免缓解了士人要求干政的迫切感,诗歌颂美居多,缺乏对政治的深刻介入,艺术上也缺乏由深广内容带来的要求变革创新的推动力量

封建王朝末世,往往陷入大动乱,斗争残酷,兵祸连结,文救停顿,人才短块,士人对世乱恐惧回避,诗歌也相应衰敞

东汉末(灵帝朝)、隋末、唐末的情况大体如此

一般性地排除了王朝开国期和衰乱期,再结合诗歌史上几个兴盛阶段来看,中国诗歌高潮,总是出现在社会政治比较有活力,能够吸引人才,并多方面推动士人为较高理想积极追求的时期,而盛唐则是演出了中国历史上这种时期的最为辉煌的一幕

(摘编自余恕诫《唐诗风貌》)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国文化只相信人而不相信神,使得协调群体中的人际关系成了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大事,协调人神关系则不重要

B.文学人才在封建王朝初期一般未积累到最充足程度,同时因时代稳定、社会繁荣,士人参与政治的愿望也不够强烈

C.建安时期,因曹操政治集团的推动,受党锢之祸打击的士人得以重新走上政治舞台,他们满怀功业思想和英雄意识

2

2024届陕西省高三试卷1月联考(◇)历史

兰其他15%D基础设施交通与环境卫生保健3%28%外交与省政府府基金11%教科文文社保与就业30%13%图1A.注重国家经济建设的投入B.成为欧盟中最发达国家C.进入了高新经济发展时期D.福利制度影响国家财政

15.表5所示为1862年至1908年成立的部分国际商品交易所。这些国际商品交易所的成立反卜表5A.美英争夺殖民霸权B.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扩张C.世界市场不断拓展D.区域集团化取得了显著成就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74045.html

[!--temp.pl--]

答案汇总网

http://www.xbuxx.com/

统计代码 | 冀ICP备19020861号-3

Powered By 答案汇总网 试卷答案汇总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答案汇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