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淮安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卷

[db:作者] 文档 2024-01-25 06:02:27 0

淮安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卷,以下展示关于淮安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一模)语文试卷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淮安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2024.1.241. 本试卷共8页, 23 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2. 答题前,请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3.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涂满、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区域内作答; 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自钟嵘推渊明为“隐逸

2、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 自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 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景仰的荆轲、张良那种忠臣。在隐与侠以外,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方面。法国小说家福楼拜认为人生理想在“和寻常市民一样过生活,和半神人一样用心思”,渊明算是达到了这个理想。他的高妙处我们不可仰攀,他的平常处我们却特别觉得亲切,他尽管是隐士,尽管有侠气,在大体上还是“我辈中人”。他从幼到老,都以种田为恒业。种田不能过活,他不惜出去做小官,他坦白地自供做官是“为饥所驱”“倾

3、身营一饱”,也不像一般求官者有治国平天下的大抱负。种田做官都不能过活,他索性便求邻乞食,以为施既是美德,受也就不是丑事。他并非不重视廉洁与操守,可是不像一般隐者矫情立异、沾沾自喜那样讲廉洁与操守。他只求行吾心之所安,适可而止,不过激,也不声张。他很有儒家的精神。不过渊明最能使我们平常人契合的还是在他对人的热情。他对于平生故旧,每因“语默殊势”而有不同调之感,可是他觉得“故者无失其为故”,赠诗送行,仍依依不舍,一片忠厚笃实之情溢于言表。在家人父子兄弟中,他尤其显得是一个富于热情的人。他的父亲早弃世,他在命子诗中有“瞻望弗及”之叹。他的母亲年老,据颜延之的诔文,他的出仕原为养母。他出去没有多久,就

4、回家省亲,从阻风于规林那两首诗看,他对于老母时常眷念,离家后致叹于“久游恋所生”,回家时“计日望旧居”,到家后“一欣侍温颜”,语言虽简,情致却极深挚。渊明在诗中表现最多的是对于子女的慈爱。“大欢惟稚子”“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稚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随便拈几个例子,就可以令人想象到渊明怎样了解而且享受家庭子女团聚的乐趣。渊明的长子初生时,他自述心事说“厉夜生子,遽而求火,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可见其属望之殷。他做了官,特别遣一个工人给儿子,写信告诉他说:“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高三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8 页) 助

5、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寥寥数语,既可以见出做父母的仔细,尤可见出人道主义者的深广的同情。 “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这是何等心肠! 它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那两句诗都可以摆在释迦或耶稣的口里。总之,渊明不是一个简单的人,这就是说,他的精神生活很丰富。他的时运诗序中最后一句话是“欣慨交心”,这句话可以总结他的精神生活。他有感慨,也有欣喜;惟其有感慨,那种欣喜是由冲突调和而彻悟人生世相的欣喜,不只是浅薄的嬉笑; 惟其有欣喜,那种感慨有适当的调剂,不只是奋激佯狂,或是神经质的感伤。他对于人生悲喜剧两方面都能领悟。他的性格大体上很冲和平淡,但是也有它的刚毅果敢的一方面,从不肯束带见

6、督邮、听莲社的议论攒眉而去、却退檀道济的礼物诸事可以想见。他的隐与侠都与这方面性格有关。我们解释了渊明的人格,就已经解释了他的诗。他的诗正和他的人格一致,也不很单纯。我们姑择一点来说,就是它的风格。一般人公认渊明的诗平淡。陈后山嫌它“不文”,颇为说诗者所惊怪。杜工部赞美“陶谢不枝梧”,却又说, “观其著诗篇,颇亦恨枯槁”。大约欢喜雕绘声色锻炼字句者,在陶诗中找不着雕绘锻炼的痕迹,总不免如黄山谷所说的“血气方刚时,读此如嚼枯木”。阅历较深,对陶诗咀嚼较勤的人们会觉得陶诗不但不枯,而且不尽平淡。苏东坡说它“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刘后村说它“外枯中膏,似淡而实美”,姜白石说它“散而庄,淡而腴”,释惠港引东坡说,它“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都是对陶诗作深一层的看法。把诗文风格分为平与奇、枯与腴、质与绮两种,其实根于一种错误的理论,仿佛说这两种之中有一个中和点,没有到这一点就是平、枯、质;超过了这一点便是奇、腴、绮。诗文实在不能有这种分别,它有一种情感思想,表现于恰到好处的意象语言,这恰到好处便是“中”,有过或不及便是毛病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181300.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