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习方法 > 文档

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db:作者] 文档 2024-01-26 20:05:46 0

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一模)历史试卷(含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绝密启用前2024年茂名市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测试历  史  试  卷本试卷共6页,20 小题,满分100 分。 考试用时75 分钟。2024.0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

2、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 小题,每小题3分,共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龙山文化朱封大墓内,发现有各种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单人木椁墓。龙山文化已经出现私有财产B尚书梓材:“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商朝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形成C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春秋时期流行华夏认同观念D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

3、者,倍其赋。”战国时期赋役加重趋势明显2.九章算术记载了不少基层官员面临的实际问题,包括“方田”讲田亩面积计算;“衰分”讨论按比例分配赋税与徭役;“商功”解决筑城、开渠等土木工程所遇到的各种体积计算问题等。这反映汉代    A.基层官员的日常公务繁重                  B.注重数学教育    C.科技适应国家治理的需要                  D.土地

4、兼并严重3.北魏孝明帝以考试选拔御史,同时射策者 800 余人,高第者24 人;孝庄帝时朝廷动荡不安,仍以考试选任散骑常侍、散骑侍郎;北朝的考试动辄数百、数千人,吏部任官除察举之外仍需考试。这有助于    A.创新政治制度                            B.消弭民族隔阂    C.巩固国家统一               &

5、nbsp;            D.提高军事实力历史  第 1页(共6页) 4.新罗使用唐代年号,采用唐朝历法,汉字是官方文字,男女服装、婚丧嫁娶同汉族习俗一样。朝鲜半岛的留学生可以参加唐朝的科举考试,及第可以做官。这说明了当时  A.对外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B.唐朝的繁荣昌盛C.唐文化兼具包容性和辐射力             D.中朝关系较和睦5.范仲淹

6、认为商人“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北宋纪传体史书东都事略载:“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这体现了宋代  A.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B.商人政治地位提高  C.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反思                  D.经济结构发生变动6.有学者评价某一制度:“是全面实现人丁徭役税从土地税里征收的制度,使得人口税与财产税合一实质上是政府从分征人口税、财产税

7、转变为征收单一的财产税。”“做到赋役合一”。这一制度是  A.租庸调制                              B.里甲制度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7.1864年,两广总督毛鸿宾仿京师同文馆建广州同

8、文馆,聘请美国人教习西文,招收学生学习英文,是为广州第一所外国语学校。与此前后,购买、仿制西式船炮有所开展或酝酿。这些举措旨在    A.促进近代教育兴起                     B.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C.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探求强国御侮之策8.民国六年有人在日记中写道:“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

9、复辟以来不受山西巡抚之命,而反发兵出晋赴京讨张勋,指张勋为叛逆,抑何悖谬若此耶?”这反映    A.讨伐复辟的行为被作者认可             B.作者思想具有保守性    C.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地方军阀势力的庞大9.1932年,国民党军队在苏区挨村挨户地“清剿”红军,使得大批贫苦农民放弃家园跟随红军进入大别山,他们为红军探敌情、送消息;国民党军队烧山毁林,他们就到处贴标语:“树也砍不完,根也挖不尽,留得大山

[db:内容1]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18224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