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以下展示关于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及答案解析

1、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诗经中有众多关于饮食的记录。小雅鱼丽有“物其旨(味美)矣,维其偕(调和)矣!物其有(丰富)矣,维其时(适时)矣”;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齐备)既平(平和)”。上述内容反映了()A. 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 贵族的生活注重养生C.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D. 中和之美的文化理念2.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A

2、.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 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C. 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 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3. 周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顾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由此可知,西周时期A. 人本思想已初具雏形B. 治国方略的理性务实C. 个体意识的普遍觉醒D. 神权思想居统治地位4. 汉赋描绘的对象多为丰富巨大的物象场景,对具有“极”“至”“巨”“高”“深”等特征之事物极具偏好。因此程廷祚称汉赋是“穷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态,瑰丽窈冥,无可端倪”。这一特征本质上反映

3、出汉代()A. 恢弘豪迈的大一统气势B. 民族融合的繁荣局面C. 多元化的文学创作风格D. 宏阔广大的士人精神5. 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据此可知,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A. 完善天人感应理论B. 彰显君主以德治国C. 维护封建纲常秩序D. 促进家庭和睦稳定6.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中国近代这一思想演进的过程中()A. 中西方文化激烈交锋,儒学被彻底抛弃B. 西学广受欢迎,逐渐统治

4、国民思想C. 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D.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极力推崇西方文化7. 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据此可知古代埃及()A. 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B. 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C. 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 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8. 罗马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包括负责儿童的起居、教育、安全等,帮助其成长。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A. 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B. 希腊

5、化时代的文化传播C. 当时奴隶制度濒临崩溃D. 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9. 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A. 他的记载仅照亮了印度的文学艺术B. 整个印度中世纪史是由中国求法僧记载C. 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D. 古代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10. 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

6、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数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A. 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B. 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C. 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 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11. 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12. 据朝鲜半岛的官修正史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一个叫子玉的人被提拔做官,被人质疑其出身较低,无法胜任这个职位。有人告诉国君:“(子玉)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为学生,不亦可用耶?”子玉终得重用。这反映出新罗()A

11.请判断下列有关下图所示的三种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T2噬菌体与细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①表示B.鹰与鼠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C.大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②表示D.海葵与寄居蟹的种间关系可用图③表示

1、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重点中学高二(下)月考历史试卷(3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0分)1. 诗经中有众多关于饮食的记录。小雅鱼丽有“物其旨(味美)矣,维其偕(调和)矣!物其有(丰富)矣,维其时(适时)矣”;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齐备)既平(平和)”。上述内容反映了()A. 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 贵族的生活注重养生C. 道家思想源远流长D. 中和之美的文化理念2. 据考古发现,新疆哈密市南郊曾出土一组距今3000年左右具有鲜明内蒙古鄂尔多斯风格的青铜器,如鹿首弯背短刀、环首小铜刀、锨等,而同类短刀在河北、山西、陕西等省的北部地区也曾发现过。这说明()A

2、. 丝绸之路是中外交往主要通道B. 中原与西域生活方式没有区别C. 区域间经济文化交流早已存在D. 内蒙古曾是中华文明核心地区3. 周人在不动摇“天命”的前提下强调人事的重要性。提出“顺乎天而应乎人”的观点,就是既要顾从天意,又要适应人心,才能维持“天命”。因此,天子既要“敬天”,又须“保民”。由此可知,西周时期A. 人本思想已初具雏形B. 治国方略的理性务实C. 个体意识的普遍觉醒D. 神权思想居统治地位4. 汉赋描绘的对象多为丰富巨大的物象场景,对具有“极”“至”“巨”“高”“深”等特征之事物极具偏好。因此程廷祚称汉赋是“穷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态,瑰丽窈冥,无可端倪”。这一特征本质上反映

3、出汉代()A. 恢弘豪迈的大一统气势B. 民族融合的繁荣局面C. 多元化的文学创作风格D. 宏阔广大的士人精神5. 董仲舒认为,君臣、父子、夫妇之义都来源于阴阳之道,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因而“君为臣纲,夫为妻纲”。据此可知,董仲舒提出这一思想旨在( )A. 完善天人感应理论B. 彰显君主以德治国C. 维护封建纲常秩序D. 促进家庭和睦稳定6.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在中国近代这一思想演进的过程中()A. 中西方文化激烈交锋,儒学被彻底抛弃B. 西学广受欢迎,逐渐统治

4、国民思想C. 以儒学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D.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极力推崇西方文化7. 古代埃及历法是目前所知的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该历法以尼罗河水开始泛滥作为一年的开始,根据尼罗河水的涨落分一年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割季3季,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节日,一共365天。据此可知古代埃及()A. 对天文历法有了科学认知B. 生产力水平取得了较大提高C. 农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 对水利工程的作用认识不足8. 罗马帝国时代,上层社会的儿童普遍被委托给来自希腊的乳母和教仆照顾,包括负责儿童的起居、教育、安全等,帮助其成长。这种现象可用于说明()A. 古代希腊文明的影响力B. 希腊

5、化时代的文化传播C. 当时奴隶制度濒临崩溃D. 文化交融掩盖阶级矛盾9. 有学者认为:“古代印度的思维和我们极为不同,他们不记历史,不重书写,他是口传神话和故事的海洋,却是文字记载历史的荒漠。整个印度中世纪史主要是靠中国的求法僧法显等人的记载照亮的。他的塔、石柱、石窟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渗透着因果思想的影响。”该学者旨在说明()A. 他的记载仅照亮了印度的文学艺术B. 整个印度中世纪史是由中国求法僧记载C. 古代印度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D. 古代印度文明呈现多样性和包容性特征10. 古希腊的先哲很注重数学,柏拉图从几何学得到启示,提出理念论;亚里士多德则广泛采用

6、同时代的数学成就进行数学反思。这反映了古代希腊()A. 数学研究和哲学思想相互推动B. 数学成果有助于人文精神发展C. 数学成果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D. 先哲们开始探讨世界本原问题11. 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B. 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C. 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D. 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12. 据朝鲜半岛的官修正史三国史记记载,新罗一个叫子玉的人被提拔做官,被人质疑其出身较低,无法胜任这个职位。有人告诉国君:“(子玉)虽不以文籍出身,曾入大唐为学生,不亦可用耶?”子玉终得重用。这反映出新罗()A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4705.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