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以下展示关于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2022-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朱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滯,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

2、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汤汤流水所唤起

3、的情操,诉诸琴弦,钟子期心领神会,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韵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江离、辟芷、申椒、菌桂、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萧是萬草,艾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长诗,它开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

4、可比拟的典范。”(李泽厚美的历程)在中国美学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骚传统。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选编自凌继尧 美学十五讲材料二: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这样定义“移情”一词: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从朱光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也就与比德说的核心“自然"进行

5、了鲜明的对比。从西方近现代诸多艺术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艺术家所移之情,对自然的描绘不局限于自然客体,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想象与情感抒发。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海上月初升中所描绘的都是孤单寂寥的风景,常用月光、拂晓、墓地等作为描绘客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赋予空荡的自然夜景,表现的是人被抛进宇宙后的孤单寂寥之感。反观这些自然景象,单独拎出月光、拂晓、墓地等,也仅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已,正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注入所描绘客体,从而得以构成令人遐想无限的画面,这是视觉的冥想,也是内心审美之诗。比德说所强调的是“德”,如吴镇笔下之竹体现他在当时社会

6、背景下的顽强坚韧,由此不难看出在比德说中,所强调的表现的是令人学习赞赏的品德,是对人生意义与君子之志的不断追求。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所以西方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注重突出主体的意识。移情说中所表述的已经不仅仅在传达“德”了,而是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在内心深处唤起其对所想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碳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通过表现其自身的任意一种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鸣。比德说表现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论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比德说还是移情论,都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审美学说,二者同样重视客观自然,并且都是作者通过艺术活动指向了自己。吴镇笔下的竹表现出了刚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现出了人的孤独与寂寥,无论是吴镇之竹还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内心审视。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内心真”,而在赏鉴“人格美”或是揭示“内心真”的同时,艺术

4.真空中,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只在两个同心圆所夹的环状区域内存在(含边界),两圆的半径分别为R、3R,圆心为O。一重力不计的带正电粒子从大圆边缘的P点沿PO方向以速度v1射入磁场,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轨迹所对的圆心角为120^。若将该带电粒子从P点射入的速度大小变为v2,不论其人射方向如何,都不可能进入小圆内部区域,则v1:v2至少为

1、2022- 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所谓“比德”,就是以自然景物的某些特征朱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我国比较成熟的比德的自然审美观,形成于春秋时代。“比德”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的部分渗透到山水审美中来。论语雍也中写道:“子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知者为什么乐水,仁者为什么乐山呢?孔子没有明说。宋代学者朱熹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滯,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

2、有似山,故乐山。”孔子对山水的欣赏,是从道德角度的一种欣赏。与其说他是醉心于自然山水本身,不如说他欣赏的是由眼前的山水引起的对一种道德品质的联想。自然景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品质的相似性,使欣赏者把它们两者联系起来。这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文人对自然的一种一脉相承的审美习惯。“比德”说的缺点是不能引导人们专注于自然景物本身的欣赏,而是用它们来比”人的德行。然而,“比德”表明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已经同它们的功利相脱离,与“致用”相比,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春秋时代,人们已经能够很自然地把山水审美与音乐艺术相联系。俞伯牙、钟子期是春秋时代的音乐家。吕氏春秋。本味篇记载,俞伯牙把巍巍泰山和汤汤流水所唤起

3、的情操,诉诸琴弦,钟子期心领神会,感受到高山流水的韵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痛失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比德”说无论对自然美的欣赏还是对艺术创作,都发生了重大影响。中国传统上以松柏喻坚贞,以兰竹喻清高。屈原在离骚中,以香草喻君子,以萧艾喻小人。江离、辟芷、申椒、菌桂、蕙,都是有名的芳草香木。萧是萬草,艾是小草,比喻小人和草包。离骚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长诗,它开古典浪漫主义的先河。“离骚把最为生动鲜艳、只有在原始神话中才能出现的那种无羁而多义的浪漫想象,与最为炽热深沉、只有在理性觉醒时刻才能有的个体人格和情操,最完满地融化成了有机整体。由是,它开创了中国抒情诗的真正光辉的起点和无

4、可比拟的典范。”(李泽厚美的历程)在中国美学史中,形成了不同于儒家理性精神的屈骚传统。不过,屈原创作中的“比德”特点说明他也接受了儒家教义。他的橘颂同样是著名的比德,篇章。橘颂是中国文人写的第一首咏物诗,屈原以橘比喻志向的独立不迁。选编自凌继尧 美学十五讲材料二:朱光潜在西方美学史中这样定义“移情”一词:它就是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错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从朱光潜的阐述中不难看出,移情之物大多为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这也就与比德说的核心“自然"进行

5、了鲜明的对比。从西方近现代诸多艺术作品之中都可看到艺术家所移之情,对自然的描绘不局限于自然客体,而是艺术家的个人想象与情感抒发。弗里德里希是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品山上十字架海上月初升中所描绘的都是孤单寂寥的风景,常用月光、拂晓、墓地等作为描绘客体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赋予空荡的自然夜景,表现的是人被抛进宇宙后的孤单寂寥之感。反观这些自然景象,单独拎出月光、拂晓、墓地等,也仅仅只是自然生活中的客观事物而已,正是因为弗里德里希将自己内心的孤独寂寥之感注入所描绘客体,从而得以构成令人遐想无限的画面,这是视觉的冥想,也是内心审美之诗。比德说所强调的是“德”,如吴镇笔下之竹体现他在当时社会

6、背景下的顽强坚韧,由此不难看出在比德说中,所强调的表现的是令人学习赞赏的品德,是对人生意义与君子之志的不断追求。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的思想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所以西方艺术家在进行创作时注重突出主体的意识。移情说中所表述的已经不仅仅在传达“德”了,而是将艺术家作为第一位,在内心深处唤起其对所想描绘的任何事物的移情作用,打碳了客观载体之常态,通过表现其自身的任意一种情感使物我合一,引起共鸣。比德说表现出在自然美中投射出的君子之德,移情论表达了真实的情感色彩。无论是比德说还是移情论,都是作者将自身的情感或者志向寄予他物的审美学说,二者同样重视客观自然,并且都是作者通过艺术活动指向了自己。吴镇笔下的竹表现出了刚毅性情,弗里德里希的月光表现出了人的孤独与寂寥,无论是吴镇之竹还是弗里德里希之月光,最终指向的都是自我的内心审视。如果比德说是在赏鉴君子的“人格美”,那么移情论在某种程度上是揭示了自己的“内心真”,而在赏鉴“人格美”或是揭示“内心真”的同时,艺术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4766.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