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以下展示关于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文学批评以科学性为价值目标。在某种特定的理论主导下,文学批评开始追求系

2、统性、科学性、学理性。这无可非议,是中国文学融于现代性的必然反应。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更加追求科学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成为文学批评的新宠。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当然是文学批评应该坚守的价值尺度。但是,为了追求科学性而牺牲文学批评应该具备的温度,牺牲文学批评的“情”,文学批评也就将走入死胡同。传统文学批评是以对话体批评、评点批评为基本样式。古代诗歌批评大多以诗话的形式出现,像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沧浪诗话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诗话本身就可以当作诗歌来读。它们充满了飞扬的诗情,充满了对于诗歌作品细致入微的体察。而小说批评则以评点的方式进行。这些评点大都依附于小说作品本身,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

3、一部分。无论是诗话,还是词话,抑或是评点,它们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体悟作品的价值意义、作家心理、形式特征等。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材料二: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一直是当代文艺批评家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题之一。很多朋友希望回过头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中寻找本土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整体的提炼,进行“现代阐释”,然后应用于当代文艺批评和研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实现文艺理论突围,在吸纳世界优秀文艺理论的同时,更关注本土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内的中国学术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中国学术元话语不断诠释的历史,或者是中国学术元话语的阐述史。在这个

4、意义上,也就是克罗齐意义上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方面,面对丰富驳杂的传统文化,要弘扬的究竟是什么?就这个问题,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提出了一条思路。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其实就是一个追求文化自觉的过程。摘编自孟繁华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

5、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要发挥对时代文学的阐述能力,必须进行现代转化。这种转化从王国维开始。他借用康德的“崇高”与“优美”的美学概念、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对红楼梦进行迥异于传统的批评。他把作品视为作家人生体验的一种符号和象征系统,运用相关推理分析,并从中读解普遍的人生与审美价值。尽管不乏牵强之处,但这种前所未有的理论思辨给人以强烈冲击。在随后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王国维选择西方文学批评的概念,利用传统批评对相关问题的阐释,从历史文化环境、诗人的人格特征与创作心态、作品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出发,进行概念推理与审美分析,从而显现其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现代转化的思路:不是以外来的批评理论

6、取代传统的批评观念,而是以外来的批评理论照亮、调适与补充传统的批评,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最终达到“中外汇通”的理想状态。这在人间词话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许多学者纷纷在批评实践中尝试着王国维开创的路径,在文学批评中注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血液,以寻求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之路。李健吾对王尔德的“最高的批评”说、勒梅特尔的“批评是印象的印象”说等西方印象主义源流进行系统考察,同时融汇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与习惯,他采用钟嵘开创的象喻式批评,在文学批评中大量使用比较和比喻的方法,对批评对象进行整体的直观感悟,以亲切平易、生动形象、诗意抒情的语言,阐释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表达自己的社会关怀。李健吾的批评对象是沈从文、巴金、何其芳等同时代作家,钱锺书的批评对象则是古典诗歌。在谈艺录中,他把汉代经师注经的方法与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融会贯通,以传统的诗话体,表达一种现代的文学观念,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涵泳本文”与“通观圆览”相互打通;同时把西方的文本细读与心理分析等方法融入其中,对文本进行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距离却从此失踪了。B.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C.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的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由它分裂而成的两颗彗星却从此失踪了。D.两颗由它分裂而成的彗星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距离已经拉大到240万公里,却从此失踪了。

1、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辽西联合校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20世纪以来,受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中国文学批评以科学性为价值目标。在某种特定的理论主导下,文学批评开始追求系

2、统性、科学性、学理性。这无可非议,是中国文学融于现代性的必然反应。进入新时期,文学批评更加追求科学性,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科学方法成为文学批评的新宠。文学批评的科学性当然是文学批评应该坚守的价值尺度。但是,为了追求科学性而牺牲文学批评应该具备的温度,牺牲文学批评的“情”,文学批评也就将走入死胡同。传统文学批评是以对话体批评、评点批评为基本样式。古代诗歌批评大多以诗话的形式出现,像二十四诗品全唐诗话沧浪诗话等,即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诗话本身就可以当作诗歌来读。它们充满了飞扬的诗情,充满了对于诗歌作品细致入微的体察。而小说批评则以评点的方式进行。这些评点大都依附于小说作品本身,成为作品不可分割的

3、一部分。无论是诗话,还是词话,抑或是评点,它们本身就是文学创作,以充满感情色彩的文字,体悟作品的价值意义、作家心理、形式特征等。摘编自周新民在对话中重新感知文学批评的温度材料二:中国古代文论的当代价值与意义,一直是当代文艺批评家和研究者普遍关心和焦虑的问题之一。很多朋友希望回过头来,从中国传统文化和文艺中寻找本土资源,通过对本土资源整体的提炼,进行“现代阐释”,然后应用于当代文艺批评和研究。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实现文艺理论突围,在吸纳世界优秀文艺理论的同时,更关注本土的文艺理论传统。包括中国古代文论在内的中国学术史,某种意义上就是对中国学术元话语不断诠释的历史,或者是中国学术元话语的阐述史。在这个

4、意义上,也就是克罗齐意义上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另一方面,面对丰富驳杂的传统文化,要弘扬的究竟是什么?就这个问题,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说提出了一条思路。他认为,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其实就是一个追求文化自觉的过程。摘编自孟繁华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

5、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学批评要发挥对时代文学的阐述能力,必须进行现代转化。这种转化从王国维开始。他借用康德的“崇高”与“优美”的美学概念、叔本华的生命意志论与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对红楼梦进行迥异于传统的批评。他把作品视为作家人生体验的一种符号和象征系统,运用相关推理分析,并从中读解普遍的人生与审美价值。尽管不乏牵强之处,但这种前所未有的理论思辨给人以强烈冲击。在随后的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王国维选择西方文学批评的概念,利用传统批评对相关问题的阐释,从历史文化环境、诗人的人格特征与创作心态、作品的审美特征等方面出发,进行概念推理与审美分析,从而显现其对传统文学批评进行现代转化的思路:不是以外来的批评理论

6、取代传统的批评观念,而是以外来的批评理论照亮、调适与补充传统的批评,寻求两者之间的最佳契合点,最终达到“中外汇通”的理想状态。这在人间词话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许多学者纷纷在批评实践中尝试着王国维开创的路径,在文学批评中注入西方哲学美学思想的血液,以寻求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现代之路。李健吾对王尔德的“最高的批评”说、勒梅特尔的“批评是印象的印象”说等西方印象主义源流进行系统考察,同时融汇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与习惯,他采用钟嵘开创的象喻式批评,在文学批评中大量使用比较和比喻的方法,对批评对象进行整体的直观感悟,以亲切平易、生动形象、诗意抒情的语言,阐释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表达自己的社会关怀。李健吾的批评对象是沈从文、巴金、何其芳等同时代作家,钱锺书的批评对象则是古典诗歌。在谈艺录中,他把汉代经师注经的方法与西方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融会贯通,以传统的诗话体,表达一种现代的文学观念,将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涵泳本文”与“通观圆览”相互打通;同时把西方的文本细读与心理分析等方法融入其中,对文本进行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47639.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