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以下展示关于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5年前,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未来 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早在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他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未来现代化的美好蓝图: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当时有人认为,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天方夜谭。 百年弹指一挥间,在中国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

3、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然而,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一度蔓延。不少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不仅未能实现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发展自主性,错过了发展机遇,落入发展陷阱。而那些现代化发展曾领先世界的部分西方国家也日益难以摆脱“乏力感”金融危机频发、经济衰退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福利下降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

4、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自徐宁字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 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什么样的道路、

5、有什么样的政策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我国多年来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中国自己的发展经验而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按照具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特征的,即在每个时点上给定又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要素禀赋,以及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经济。 原因在于,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就可以在初次分配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有效率,经济就能相对快速地发展,财富就能相对快速地增加。如果在初次分配的同时实现公平,就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政府也就更有能力在二次分配时解决弱势群体、

6、鳏寡孤独、地区差距等问题,进而推进共同富裕。并且,政府也可以用税收等方式来倡导慈善捐赠(三次分配)。这样,就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大家能共同富裕,就能够在实现物质文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精神文明的发展,二者相互协同。并且,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大家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就会不断提高。美好生活的期望中包含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也会有自生能力,更有意愿和能力采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生产。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是依靠掠夺,而是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由互利共赢的贸易,在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全球化的环境中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仅会提高自己的财富水平,也会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从而实现世界和平发展。 (摘自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逻辑与世界意义)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孙中山先生绘就的未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私营经济政策演变(1978—2008年)-据李海涛《新时期党的私营经济政策探析》整理参照上表②④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对①和③两个阶段党的私营经济政策调整做出说明。

1、2023年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重点中学高考语文押题试卷(一)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5年前,党的十九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

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未来 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搞好这5年的发展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至关重要。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早在 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就苦苦思索如何“振兴中华”。他在建国方略中绘就了未来现代化的美好蓝图: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当时有人认为,这些设想完全是一种空想,是天方夜谭。 百年弹指一挥间,在中国下,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高铁飞驰领先世界,公路纵横遍布城乡,世界大港十之有七,已远远超出孙中山先生当初的设想。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

3、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然而,当西方国家率先登上现代化列车,所谓“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迷思一度蔓延。不少发展中国家照搬西方模式,不仅未能实现现代化,反而失去了发展自主性,错过了发展机遇,落入发展陷阱。而那些现代化发展曾领先世界的部分西方国家也日益难以摆脱“乏力感”金融危机频发、经济衰退严重、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民生福利下降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中国必须走出一条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现代化之路。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

4、推进的现代化,是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深刻阐明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摘自徐宁字强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材料二: 如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走什么样的道路、

5、有什么样的政策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从我国多年来倡导的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总结中国自己的发展经验而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来看,最重要的就是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下,按照具有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特征的,即在每个时点上给定又随着时间动态变化的要素禀赋,以及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经济。 原因在于,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经济,就可以在初次分配时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有效率,经济就能相对快速地发展,财富就能相对快速地增加。如果在初次分配的同时实现公平,就为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且,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政府的税收也会增加,政府也就更有能力在二次分配时解决弱势群体、

6、鳏寡孤独、地区差距等问题,进而推进共同富裕。并且,政府也可以用税收等方式来倡导慈善捐赠(三次分配)。这样,就能够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有句古话:“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如果大家能共同富裕,就能够在实现物质文明现代化的同时实现精神文明的发展,二者相互协同。并且,按照比较优势发展,大家共同富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就会不断提高。美好生活的期望中包含对美好自然环境的追求。如果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企业也会有自生能力,更有意愿和能力采用绿色环保技术进行生产。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按照比较优势发展不是依靠掠夺,而是依靠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经由互利共赢的贸易,在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全球化的环境中发展,因此中国的发展不仅会提高自己的财富水平,也会给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市场和更多的机会,从而实现世界和平发展。 (摘自林毅夫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学逻辑与世界意义)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 A.孙中山先生绘就的未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0636.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