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知识讲解(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以下展示关于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文言虚词知识讲解(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五类。考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是指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与其乃且若)。一、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以讽谏。(张衡传)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
2、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生乎吾前。(师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2.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3、鸿门宴)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通“汝”)(诗经静女)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复数:属、辈、类、徒;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例如:“是、此、斯、兹、之、然”,意思是:“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远指代词:例如:“彼、
4、夫、其”,意思是:“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无定指代词:例如:“或、莫”,意思是:“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例如:“谁、孰”,意思是:“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代事物:例如:“何、胡、奚、曷、盍”,意思是:“什么、哪里”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例如:“安、恶(乌)、焉”,意思是:“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
5、游)沛公安在?(鸿门宴)3.连词表并列:例如:“与、及、既/且、而、以/且且/载载”,意思是:“和/又/又又/一边一边”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表承接:例如:“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意思是:“于是、就、便/然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表递进:例如:“而、且”,意思是“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因果:例如:“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意思是:“由于、因为/因此、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表假设:例如:“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意思是:“如果、假如/即使”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表转折:例如:“而、然、则、然则、可”,意思是“却、可是、但是、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谓语动词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尉挺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前者的“夺”与“杀”,后者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属承接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A.自古以来我国就非常重视家庭教育,好的家教尤其要重视孩子的德行教育和规矩教育。B.在家庭、家教、家风中,家庭是基础,家风是家庭的精气神,家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C.现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职责发生了变化,现在父母的共同教育不如传统的父训母教的效果好。D.部分家长把孩子看成“私人财产”,导致孩子不能健康发展,所以家长缺乏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及B
1、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等五类。考纲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是指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名称速记排列:之乎者也,因为所以,何则而与焉,与其乃且若)。一、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介词介词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合起来表示时间、处所、原因、方式、对象等意义的词。对介词的考查,通常是结合对文句的理解进行的。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例如:“以、因”,意思为“拿、凭借、依据”,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因以讽谏。(张衡传)引出动作的对象;例如:“于、与、因、为、乎”,意思为“同、
2、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引出动作的原因;例如:“于、以、为”,意思为“由于、因为”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进学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例如:“于、乎、自、从、缘”,意思为“在、从、到、沿着”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生乎吾前。(师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2.代词代词是代替别的词或词组、句子,以表示人或事物以及动作、状态、数量等的词。在语境中辨析某一代词具体的指代对象是考查的重点。(1)人称代词第一人称:吾、予、余、我;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3、鸿门宴)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第二人称:女、汝、若、尔、而、乃、子;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女”通“汝”)(诗经静女)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将子无怒,秋以为期。(诗经氓)某所,而母立于兹。(“而”通“尔”)(项脊轩志)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复数:属、辈、类、徒;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过秦论)(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例如:“是、此、斯、兹、之、然”,意思是:“这、这个、这里、这样”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远指代词:例如:“彼、
4、夫、其”,意思是:“那”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无定指代词:例如:“或、莫”,意思是:“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或师焉,或不焉。(师说)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辅助性代词:所、者;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3)疑问代词代人:例如:“谁、孰”,意思是:“谁、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代事物:例如:“何、胡、奚、曷、盍”,意思是:“什么、哪里”大王来何操?(鸿门宴)奚以知其然也?(逍遥游)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表处所:例如:“安、恶(乌)、焉”,意思是:“哪里”彼且恶乎待哉!(逍遥
5、游)沛公安在?(鸿门宴)3.连词表并列:例如:“与、及、既/且、而、以/且且/载载”,意思是:“和/又/又又/一边一边”既见复关,载笑载言。(诗经氓)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表承接:例如:“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意思是:“于是、就、便/然后/至于”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表递进:例如:“而、且”,意思是“并且、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表因果:例如:“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意思是:“由于、因为/因此、所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表假设:例如:“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意思是:“如果、假如/即使”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表转折:例如:“而、然、则、然则、可”,意思是“却、可是、但是、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注意】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谓语动词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尉挺剑,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前者的“夺”与“杀”,后者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属承接关系。“吾尝终日而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