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间存在一个被称为“黑暗时期”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大约是A.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B.公元515世纪C.公元1516世纪D.公元1718世纪2.如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C.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隶属关系3.如图反映了西欧从9世纪开始

2、流行开来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劳动者在领主的统治下进行生产,为领主提供劳役和捐税。如图反映的是西欧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与农奴制度C.宗教神权统治 D.自治城市的现象4.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独立性”A.源于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有限王权B.源于国王的庇护和封建贵族的默许C.源于城市的自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源于没有民族国家和二元政治结构5.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如图)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

3、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6.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包括城市兴起,并开展了自治斗争王权兴起,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大学兴起,人文精神逐渐复苏教权没落,封君封臣制度瓦解A. B.C. D.7.“拜占庭帝国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这段话说明了拜占庭帝国A.是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B.具有固步自封的特点C.是沟通东西方间

4、的桥梁D.帝国内部没有创新力8.“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9.下列表述符合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是A.17世纪末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B.建立基辅罗斯,统一国家C.曾臣服于拜占庭帝国D.发端于莫斯科公国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时说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

5、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直接材料11.下图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A.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B.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C.阿拉伯商人活动广泛 D.巴格达是世界最大城市12.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医学集成

6、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谈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棉花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些说明阿拉伯人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13.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国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东正教 D.伊斯兰教1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从小,我对雪是①的,我喜欢站在雪地里,仰面等待雪花滑落唇间,品尝它的滋味。舌尖有点凉,有点麻、薰绕淡淡的清香。那种清香,与人间所有的草木花香都不同。怎么会相同呢?地上的草木都沾了尘世气息,而它没有。它是天外之花,那么②,与众不同。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欧洲学者认为,在古典时代和现代间存在一个被称为“黑暗时期”的“中世纪”。这一时期大约是A.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B.公元515世纪C.公元1516世纪D.公元1718世纪2.如图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对图中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B.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C.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D.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隶属关系3.如图反映了西欧从9世纪开始

2、流行开来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劳动者在领主的统治下进行生产,为领主提供劳役和捐税。如图反映的是西欧A.封君封臣制度 B.庄园与农奴制度C.宗教神权统治 D.自治城市的现象4.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种“独立性”A.源于封建等级制度之下的有限王权B.源于国王的庇护和封建贵族的默许C.源于城市的自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D.源于没有民族国家和二元政治结构5.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大帝加冕(如图)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洲A.王权神圣不可侵犯 B.

3、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C.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D.教会主宰精神世界6.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楔入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这些“变化”包括城市兴起,并开展了自治斗争王权兴起,民族国家逐渐形成大学兴起,人文精神逐渐复苏教权没落,封君封臣制度瓦解A. B.C. D.7.“拜占庭帝国是绝对保守的,命运注定它只是存在而不是创新。它诞生在一个古老的国度,生活在过去的势力和荣誉正是它所试图维持和恢复的。他们很少有人具有创新力。”这段话说明了拜占庭帝国A.是当时欧洲最强的国家B.具有固步自封的特点C.是沟通东西方间

4、的桥梁D.帝国内部没有创新力8.“1453年5月29日,一种文化被无情地消灭了。它曾在学术和艺术中留下了光辉的遗产。它使所有的欧洲国家摆脱了野蛮,并给予其他国家文化精华。它的力量和智慧在几个世纪中一直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君士坦丁堡在11个世纪中始终是西方文明世界的中心。”材料主要是A.探讨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原因B.肯定拜占庭文化的深远影响C.赞美盛极一时的阿拉伯帝国D.惋惜首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9.下列表述符合俄罗斯历史发展的是A.17世纪末建立了地跨欧亚两洲的庞大帝国B.建立基辅罗斯,统一国家C.曾臣服于拜占庭帝国D.发端于莫斯科公国10.歌德曾评价古兰经时说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

5、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惊心动魄,终于使人肃然起敬。这部经典,将永远具有一种最伟大的势力。”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观察,它的价值在于A.文辞优美,被奉为阿拉伯文学的典范B.富有哲理,是伊斯兰教义学和阿拉伯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C.其法制思想和道德规范成为伊斯兰国家当权者经世治国的依据D.提供了了解早期阿拉伯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情况的直接材料11.下图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从图上可以看出A.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 B.阿拉伯人融合东西方文化C.阿拉伯商人活动广泛 D.巴格达是世界最大城市12.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其医学集成

6、和医典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谈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棉花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些说明阿拉伯人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13.16世纪中叶,奥斯曼帝国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国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东正教 D.伊斯兰教14.拜占庭帝国一直以纯正罗马血统自居,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它又在无数灾难和动乱中维系近一千年,但还是没有逃脱被灭亡的命运。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3207.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