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以下展示关于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22)(共两组附参考答案)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殚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服阕,起故官。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

2、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

3、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节选自明史杨爵传)【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会A代者B至C爵D上书E讼冤F代者G称H奇士I立J释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3分)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即除去丧礼之服,称为服阕。B.“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的“用事”意思是执掌,与屈原列传中“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中的“用事”含义不相同。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天涯若比邻”中的“比”含义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爵出身贫寒,读书年龄较晚,没有蜡烛照明就烧柴代替。他发奋学习,跟随同郡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闻名。B.杨爵陈述在湖广见到的百姓悲惨生活的景象,来表达礼

5、仪并非为政之要的意见,得到皇帝认可。C.杨爵因为上书劝谏被投入监狱,遭到严刑拷打。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便不准杨爵的家人给杨爵送饭,杨爵几乎死去。D.杨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获释才十天,校尉又来逮捕他,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放,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2)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4分)5.杨爵为官颇有作为,即使在狱七年,也未失意沉沦,请概括他在狱中的作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6-7题。杏花天赋莫愁周密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

6、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注莫愁:战国末期楚国人,名莫愁,聪明美丽,能歌善舞,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周密:南宋文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两桨:出自古歌谣石城乐中“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瑞云盘翠侵妆额”三句描写了莫愁女的发式特点以及眉梢上郁积着的忧愁。B.“返魂”二句用典,化用屈原的招魂,意为莫愁女已经死了,有谁能写出招魂的诗篇,把她招回到故国来呢?C.最后写江南江北的哀愁、日暮风急中的石头城,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愁。D.整首词笔触清丽,情感深挚而绵渺,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沉咽与凄楚,实属上乘之作。7.词中

9.如图所示,A、B两装置均由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人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装置A中管内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装置B中管内水银的内能增量B.装置B中管内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装置A中管内水银的内能增量C.装置A和装置B中管内水银体积相同,内能增量相同D.装置A中管内水银温度要略低于装置B,内能增量不同

1、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兄为吏,忤知县系狱。爵投牒直之,并系。会代者至爵上书讼冤代者称奇士立释之,资以膏火,益奋于学,立意为奇节。从同郡韩邦奇游,遂以学行名。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殚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庐墓,冬月笋生。服阕,起故官。帝经年不视朝。岁频旱,日夕建斋醮,修雷坛,屡兴工作。方士

2、陶仲文加宫保,而太仆卿杨最谏死,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二十年元日,微雪。大学士夏言、尚书严嵩等作颂称贺。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及帝中年,益恶言者,中外相戒无敢触忌讳。爵疏诋符瑞,且词过切直。帝震怒,立下诏狱榜掠。血肉狼籍,关以五木,死一夕复苏。所司请送法司拟罪,帝不许,命严锢之。狱卒以帝意不测,屏其家人,不许纳饮食。屡滨于死,处之泰然。逾年,工部员外郎刘魁,再逾年,给事中周怡,皆以言事同系,历五年不释。至二十四年八月,有神降于乩。帝感其言,立出三人狱。未逾月,尚书熊浃疏言乩仙之妄。帝怒曰:“我固知释爵,诸妄言归过者纷至矣。”复令东厂追执之。爵抵家甫十日,校尉至。与共麦饭毕,即

3、就道。尉曰:“盍处置家事?”爵立屏前呼妇曰:“朝廷逮我,我去矣。”竟去不顾,左右观者为泣下。比三人至,复同系镇抚狱,桎梏加严,饮食屡绝,适有天幸得不死。二十六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灾,帝祷于露台。火光中若有呼三人忠臣者,遂传诏急释之。爵之初入狱也,帝令东厂伺爵言动,五日一奏。校尉周宣稍左右之,受谴。先后系七年,日与怡、魁切削讲论,忘其困。所著周易辨说、中庸解,则狱中作也。(节选自明史杨爵传)【注】俞旨:表示同意的圣旨。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圈出正确答案的序号。(3分)会A代者B至C爵D上书E讼冤F代者G称H奇士I立J释之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4、)(3分)A.服阕,守丧期满除服。古代丧礼规定,父母死后守丧三年,期满即除去丧礼之服,称为服阕。B.“翊国公郭勋尚承宠用事”的“用事”意思是执掌,与屈原列传中“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中的“用事”含义不相同。C.工部,古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最高长官是工部尚书。D.“比三人至”的“比”意思是等到,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天涯若比邻”中的“比”含义不相同。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杨爵出身贫寒,读书年龄较晚,没有蜡烛照明就烧柴代替。他发奋学习,跟随同郡韩邦奇游学,以学识与品行闻名。B.杨爵陈述在湖广见到的百姓悲惨生活的景象,来表达礼

5、仪并非为政之要的意见,得到皇帝认可。C.杨爵因为上书劝谏被投入监狱,遭到严刑拷打。狱卒摸不清皇帝的意图,便不准杨爵的家人给杨爵送饭,杨爵几乎死去。D.杨爵于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获释才十天,校尉又来逮捕他,杨爵知道自己不久还会被释放,也就没有认真安排家事。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2)爵抚膺太息,中宵不能寐。逾月乃上书极谏。(4分)5.杨爵为官颇有作为,即使在狱七年,也未失意沉沦,请概括他在狱中的作为。(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词,完成6-7题。杏花天赋莫愁周密瑞云盘翠侵妆额,眉柳嫩、不禁愁积。

6、返魂谁染东风笔,写出郢中春色。人去后、垂杨自碧。歌舞梦、欲寻无迹。愁随两桨江南北,日暮石城风急。注莫愁:战国末期楚国人,名莫愁,聪明美丽,能歌善舞,楚顷襄王把她召进宫中做了歌舞侍姬。周密:南宋文学家,宋亡后隐居不仕。两桨:出自古歌谣石城乐中“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瑞云盘翠侵妆额”三句描写了莫愁女的发式特点以及眉梢上郁积着的忧愁。B.“返魂”二句用典,化用屈原的招魂,意为莫愁女已经死了,有谁能写出招魂的诗篇,把她招回到故国来呢?C.最后写江南江北的哀愁、日暮风急中的石头城,透露出词人羁旅行役之愁。D.整首词笔触清丽,情感深挚而绵渺,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沉咽与凄楚,实属上乘之作。7.词中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4341.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