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统编历史一轮复习:异同、比较类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项练习题
2024年高考统编历史一轮复习:异同、比较类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项练习题,以下展示关于2024年高考统编历史一轮复习:异同、比较类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项练习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1、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异同、比较类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项练习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流动激荡的时期:在这古今变革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政治空隙,这为人才自由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天人关系问题上逐渐实现了从“重人”到“重天”的转变,逐步确立起以人为本的处事原则;由于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宗法制的动摇,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削弱,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人格的独立,特别是“士”的解放;“士”四处奔走,在流动中,除少数人是追求某种理想外,多数则企求步入仕途;各国征伐不止,人才便受到普遍重视这一时期的人才流动不仅表现在国别之间的横向
2、流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人才由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的纵向流动。摘编自娄金香、李亚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论述材料二 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但又不同于春秋战国。相同的是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同的是国外还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族,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所想,无不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很少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只要是能强国富民的,他们都全力以赴。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接受和探索新的文化。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又有帝国主义压迫,所以涌现了很多
3、有识之士立志报国。民国时期高校教师流动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在高校内部纵向的职称晋升和在不同学校之间的横向流动;第二,教师在高校系统和社会上其他系统(主要是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流动。前一种情况可视为是系统内的流动,而后一种情况则是跨系统的流动。抗战爆发后,还出现了从北方向南方(西南)的区域流动。摘编自李强华民国时期教育及人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和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异同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单位:万磅)材料二 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B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C.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受甘币而厚遇之/D./敝邑之君/有母弟不能教诲/以恶大国/请黜之/勿使与政/事以称大国/秦王乃喜/受其币而厚遇之/
1、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异同、比较类非选择题热考题型专项练习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人才流动激荡的时期:在这古今变革交汇的特殊历史时期出现了很多的政治空隙,这为人才自由流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天人关系问题上逐渐实现了从“重人”到“重天”的转变,逐步确立起以人为本的处事原则;由于阶级结构的变化和宗法制的动摇,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削弱,人们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人格的独立,特别是“士”的解放;“士”四处奔走,在流动中,除少数人是追求某种理想外,多数则企求步入仕途;各国征伐不止,人才便受到普遍重视这一时期的人才流动不仅表现在国别之间的横向
2、流动,更重要的还表现在人才由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转变的纵向流动。摘编自娄金香、李亚光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论述材料二 民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有似于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但又不同于春秋战国。相同的是国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不同的是国外还有列强入侵,中华民族处于忧外患、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士”族,有着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他们所想,无不是国家与民族的利益,很少关注个人的名利得失。他们有着高尚的情操,远大的抱负,只要是能强国富民的,他们都全力以赴。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时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又不断接受和探索新的文化。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又有帝国主义压迫,所以涌现了很多
3、有识之士立志报国。民国时期高校教师流动大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教师在高校内部纵向的职称晋升和在不同学校之间的横向流动;第二,教师在高校系统和社会上其他系统(主要是政府部门)之间的相互流动。前一种情况可视为是系统内的流动,而后一种情况则是跨系统的流动。抗战爆发后,还出现了从北方向南方(西南)的区域流动。摘编自李强华民国时期教育及人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和春秋战国时期人才流动的异同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661893年中国和印度对英国茶叶出口总量示意图(单位:万磅)材料二 至于武夷北苑,夙著茶名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4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