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以下展示关于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浙江省余姚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余姚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

2、未用“树”而用“木”。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是

3、“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

4、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

5、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李端卧病寄苗员外:“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仇。”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呆呆。”既是“叶落”“叶下”,此“叶”是“树叶”还是“木叶”?“叶下洞庭

6、”“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

(2)多对上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中翻翅个体与正常翅个体之比接近2:1,其原因最可能是。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翻翅灰体果蝇与正常翅黑檀体果蝇作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有翻翅灰体果蝇和正常翅灰体果蝇两种表型。则:

1、余姚市2022学年第二学期高中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卷(本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4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牢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

2、未用“树”而用“木”。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鸢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是

3、“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有删改)材料二: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诗人沿用“木

4、叶”而不随着以“树”代“木”的文字之变改用“树叶”呢?原因并不复杂,因为“诗家语”(还不限于诗词之中)讲究有“出处”有“来历”,既然前人特别是像屈原这样伟大的前人有了这样的说法,自然就“一用再用”了。这在诗词的创作史上是一个习见的现象,而像这样被“沿用”的词语也多得很。以“木”字的构词为例,就有“乔木”“灌木”“草木”“花木”“苗木”等等,至今大家都还没有改为“乔树”“草树”“苗树”等等的意愿。为什么除了“木叶”,一般说到“树叶”时常常只用一个“叶”字?林先生还是强调“木叶”与“树叶”的不同,以为大凡只用一个“叶”字的,都是“树叶”之省,而这里的“树”就意味着繁茂,“木”本身则仿佛就“含有一个

5、落叶的因素”。事实并非如此。北朝民歌紫骝马歌词:“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王禹偁次韵和仲咸送池秀才西游诗:“夏课诗成又旅游,离离秦树叶惊秋。”晏殊少年游词:“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这里都用的是“树”字,而仍不免“风吹叶落去”,仍是“惊秋”而“叶纷纷”。再说,单用一个“叶”字,怎么就见得一定是“树叶”之省而不是“木叶”之省呢?南朝梁沈氏晨风行:“风弥叶落永离索,神往形返情错漠。”李端卧病寄苗员外:“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仇。”上官昭容彩书怨诗:“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陈与义居夷行:“洞庭叶稀秋声歇,黄帝乐罢川呆呆。”既是“叶落”“叶下”,此“叶”是“树叶”还是“木叶”?“叶下洞庭

6、”“洞庭叶稀”,显系本于屈赋,按林先生的思路,此处是不应该省去“木”字的,但实际是省了。说到底,是用“叶”还是用“木叶”,其实只是根据音节的需要:此处只能是一个单音节,就用“叶”,需要双音节,就用“木叶”,并不存在更多的“奥妙”。再说“高树”与“高木”。林先生以为“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高木”与“高树”果然有这样的区别吗?事实是,或“饱满”或“空阔”,与用“树”用“木”没有必然的联系。说“高树”不一定“饱满”。例如冯延巳醉花间词:“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是雪后初晴、春天未到、喜鹊衔枝筑巢之时,此时之树岂不疏朗空阔?柳宗元早梅诗:“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之树又岂能“饱满”?最后,说一点方法论的问题。我们平时强调,在解读鉴赏诗文时,要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先生此文,不但离开句篇而单提“木叶”,且舍“叶”而单讲一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4733.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