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解析)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解析),以下展示关于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解析)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

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解析)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的并立和元明清的国家统一及版图奠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C.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

2、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3.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4.元仁宗时有官员上书:“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基于此,元朝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实行土官制度,并把土官正式纳入了国家统一官吏体系加以管理,对土官的承袭、升迁、惩处等作出明确

3、规定。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C.折射出当时行省地位下降 D.解决了边疆分裂隐患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卖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6.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

4、,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7.隆庆五年(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8.嘉庆七年(1802年),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

5、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9.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10.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朝廷放

6、松社会控制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11.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12.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后来甚至出现了两年一任,不少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宋廷却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宋廷的考虑主要是()A.提高办事效率B.保证吏治清明C.防止地方割据D.精简官僚队伍13.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

(3)小窝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在一定的激发光下能够发出荧光,胆固醇与这些氨基酸结合会使荧光强度降低。为研究小窝蛋白中间区段与胆固醇的结合位点,分别向小窝蛋白的肽段1(82~101位氨基酸)和肽段2(101~126位氨基酸)加人胆固醇,检测不同肽段的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如图2,据此分析,胆固醇与肽段的结合情况是

1、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质量测试卷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的并立和元明清的国家统一及版图奠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庆历新政是宋仁宗庆历年间进行的改革,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时期发动的旨在改变北宋积贫积弱局面的社会改革运动。两次变法均以失败告终,主要原因是( )A.触动了大地主和大官僚的利益 B.新法用人不当并危害百姓C.支持变法的皇帝去世 D.地方官僚不执行新法政令2.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

2、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3.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4.元仁宗时有官员上书:“远方蛮夷,顽犷难制,必任土人,可以集事。今或阙员,宜从本俗,权职以行。”基于此,元朝创立了“蒙夷参治”之法,实行土官制度,并把土官正式纳入了国家统一官吏体系加以管理,对土官的承袭、升迁、惩处等作出明确

3、规定。这些举措( )A.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治理 B.完善了地方监察制度C.折射出当时行省地位下降 D.解决了边疆分裂隐患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诗句历史现象A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土地利用率提高B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赋税征收货币化C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卖鱼苗雇佣劳动普遍化D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人身控制的减弱6.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的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

4、,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A.海上丝绸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7.隆庆五年(1571年),鞑靼首领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封贡互市。互市时,明朝必派遣僧人赐以经像,并讲解经义,蒙古各部贵族“倾听赞叹,临行哀恋不忍别,厚加馈赠而返”。这反映了( )A.蒙汉之间交流方式多元 B.佛教成为蒙汉文化纽带C.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 D.明朝实现边境长治久安8.嘉庆七年(1802年),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

5、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C.南书房地位提高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9.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 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 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10.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耕渔之外,男妇并工织布、织席、采石,造器营生”,妇女收入在家庭经济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上追求财富、重视自我的风气颇为兴盛。与这些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A.经济社会多元发展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C.朝廷放

6、松社会控制D.宋明理学强化家庭伦理11.五代十国后建立的北宋王朝能够稳定下来的法宝,就是对所有事情都要预先防范,“委曲周全地进行制约”。材料意在说明北宋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重文轻武 B.强化皇权C.分权制约 D.控制地方12.宋初地方官通常是一年一考、三年一任,后来甚至出现了两年一任,不少大臣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宋廷却没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对此,宋廷的考虑主要是()A.提高办事效率B.保证吏治清明C.防止地方割据D.精简官僚队伍13.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拜参知政事,七月行均输法,九月行青苗法,十一月行农田水利法。三年十二月行保甲法。四年二月改革科举,十月行募役法、太学三舍法。材料揭示了王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155382.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