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能02 圆的第二定义——阿波罗斯圆-【步步高】2019年高考理科数学专项练之解析几何

圆的第二定义——阿波罗尼斯圆 一、问题背景 苏教版《数必修2》P112第12题: 已知点M(x,y)与两个定点O(0,0),A(3,0)的距离之比为,那么点M的坐标应满足什么关系?画出满足条件的点M所构成的曲线. 二、阿波罗尼斯圆 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数家阿波罗尼斯(Apollonius)在《平面轨迹》一书中,曾研究了众多的平面轨迹问题,其中有如下结果: 到两定点距离之比等于已知数的动点轨迹为直线或圆. 如图,点A,B为两定点,动点P满足PA=λPB. 则λ=1时,动点P的轨迹为直线;当λ≠1时,动点P的轨迹为圆,后世称之为阿波罗尼斯圆. 证:设AB=2m(m》0),PA=λPB,以AB中点为原点,直线AB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m,0),B(m,0). 又设P(x,y),则由PA=λPB得=λ, 两边平方并化简整理得(λ2-1)x2-2m(λ2 1)x (λ2-1)y2=m2(1-λ2). 当λ=1时,x=0,轨迹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当λ》1时,2 y2=,轨迹为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来源:
"2018高考历史命题方向预测历史考什么 高考前冲刺最后7天,Ⅰ.图解法:从力的作用点起,按两个力的作用方向,用同一个标度作出两个力F1、F2,并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的长度按同样的比例表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就是合力的方向,用量角器直接量出合力F与某一个力(如F1)的夹角,如图所示。图中F1=40N,F2=50N,用直尺量出对角线长度,按比例得出合力F=80N,合力F与分力F1的夹角约为30°。高考历史考什么?小编跟大家说, "历史部分时政热点依然是高考重点,比如:古代史中的政府机构改革、近现代史中的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中共十九大。具体如何考?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4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