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

高三试卷 2020-01-13 10:02:59 0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政治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河北定州中2017-2018年第二期高一政治开考试 一、单选题 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下列措施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规范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②推动以农促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③调整经济结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④推进土地确权,使农民资产“活起来”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来源:Zxxk.Com] 2.“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上市公司发行的一种含权债券。在债券状态下,利息比普通债券低;但投资者除了拥有债权之外,还拥有转股权,即购买人可自主选择在规定时间范围内将其购买的债券以事先约定的转股价格转换成指定公司的股票。下列对“可转债”认识正确的是 ①投资者可同时享有债券收益和股票收益[来源:ZXXK] ②投资者可由债务人转变为公司的债权人 ③“可转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④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融资成本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张元千《卜算子》阅读练习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张元千《卜算子》阅读练习及答案。想做好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目,备考时就要掌握各种流派、诗歌类型、表达技法等答题技巧,在线教育机构老师为你准备了高考语文山东卷诗歌鉴"高中最后一个寒假复习高三寒假历史复习五建议时间飞逝,一转眼寒假就要开始了,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来说,多数同学匆匆地结束了一轮复习,进入了寒假这个分水岭,在紧张中又有些迷茫。如何抓住总复习过程中唯一一次时间较为充裕的调整期,做好调整?小编总结了高三寒假历史复习五建议,供同学们参考。赏题目。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8分)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1)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2)作者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汇总:(1)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这个两个字的本义出发,结合诗句大意分析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此诗写于作者退居故里游览山水之时,上篇写景,描述一副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谧的画面语言轻柔高远。下篇深沉、壮烈。思古抚今,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白话译文:我独自摇荡着一叶小舟在静夜里归来,爽风夜露,我沾湿了衣服,行云舒卷;沙溪上,飘浮着淡淡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我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历史长河悠悠流转,唯有那茫茫苍天永存,在这个多灾多难的时代,人生境况是如此悲凉。心中沉闷极了,只说一醉方休罢了,不料醉中也挥舞起宝剑来;沙溪的潮水退下去了,深夜的秋江变得更加凄清寒冷。创作背景:张元干于绍兴元年(1131)四十一岁时辞官还乡,这首词作于休官里居以后。该词表达了词人国事多难却不能实现北伐中原爱国抱负的苦闷心情。文学赏析: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一起句,词人就用风露云水艇几个字,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逸的画面,显然是环绕着归艇来布景的。接下来就引出艇上之人了: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小艇既已迷失航路,人也好借此机会躺上一躺,于是,枕着小舟,抬眼望去,那深远的天宇上,银河横亘,月华明朗,北斗七星闪烁在静穆的苍山顶上。这一句所织成的意境与前句紧承,依然是悠然闲适,但却显出博大的气势。宇宙的辽阔,星月的永恒,常18.石灰或生石灰:CaO、熟石灰或消石灰:Ca(OH)2。会引出人们的千古思绪: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到此句,着一悲字,则前面的静非静,闲也非闲了。此处词人思古抚今,大有唐代诗人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情怀。歇拍二句是: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张元干在《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中也有谁伴我,醉中舞之句,与此同一机杼。这里词人借用起舞闻鸡的典故,既回映上文思古之心比如在学习秦朝时,可简单设计为:,又抒写了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全词就在这一腔愁苦难遣之情中使抒情达到高峰时戛然而止,但那韵外之味却袅袅绵延不绝。这首词在形式上,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但上下片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景色清丽寓幽怀独抱;意象阔大衬悲壮情怀。景为情设,情由景生,又一次展示了张元干长于悲愤的词风。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4827.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