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教材同步 > 高三试卷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试卷 2020-01-22 14:05:32 0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黄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扫描并关注下面的二维码,获取相关答案!
模拟联考答案

黄山市2016~2017年度第二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文化品格 从文化角度考察,宋词的荣耀得力于其市井文化与士林文化相互影响的双重品格。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词的别名入手加以探讨。词又称“诗余”或“长短句”,前者是循其文体嬗变脉络而言,后者是就其形式立名。至于“曲子词”、“曲子”的别名,则强调其音乐属性。从隋唐至宋,这一属性是造就词的双重文化品格的基础。西域音乐在隋唐时代传入中土,并与汉族的传统音乐融合产生出与雅乐对立的燕乐,燕乐即俗乐,词在初期就是与之相配的歌词。其市井文化的品格不言而喻。明俞彦《爱园词话》云:“诗亡,然后词作,故日余也,非诗亡,所以歌咏诗者亡。”此论也从音乐入手探讨词的产生。反言之,词之所以能够继诗之后获得演唱者或者吟咏者的青睐,又与其表现形式的灵活多样密不可分。词打破了古近体诗较为齐整的句式,参之以变化错落,因而更适于倚声弦歌与抒情迭意。 作为配乐的歌词,词作者必须按照乐谱的音律、节拍进行创作,才能用于演唱实践,于是“倚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jctb/gs/66663.html

[!--temp.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