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核心素养评估(二)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3-12-05 19:04:47 0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核心素养评估(二)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核心素养评估(二)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核心素养评估(二)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等不同,中华法系是在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在内涵和外延上,中华法系与中华传统法律文化是相通的

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又寻求自然与社会秩序的和谐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主张“天下无讼”“以和为贵”,崇尚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

以无讼为有稳,通过道德教化劝民止讼:坚持官府调解和民间调解并行,通过定分止争促民息讼,从而实现和睦无争、礼义有序的社会状态

无讼与和谐体现着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一种价值取向

明德慎罚是从西周时期就形成的思想

明德就是倡导敬德、保民,慎罚就是主张刑罚得中,实施德教德治,刑罚适中宽缓

“德主刑辅”的思想在西汉时期确立,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

唐代主张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治理国家和社会要把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起来,德礼教化为根本,法律惩罚是辅助

(摘编自夏锦文《中华法制文明具有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材料二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

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

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

在处理重大刑案时,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

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

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

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

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

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

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

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

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

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

(摘编自王志强《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推崇“敞德、保民,慎罚”到强调“厚其德而简其刑”,再到主张德礼教化与法律惩罚结合的变化中可知,刑罚在历史发展,社会变迁中的作用逐渐淡化

B.《贞观律》可以体现国法、天理、人情三者融合的特点,它不仅在中国有重要影响,在国外也是不少国家学习的法典范本

C.我国法制文明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产生于公元前21世纪夏代的习惯法以及夏商周三代法制的发展,为中国封建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春秋》等儒家经典被引人到古代案件审理中,在缓解法律严苛的同时,也终于达成了罪罚2022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共8页)第2页

安徽省2024届九年级核心素养评估(二)历史

6.蒋廷在《中国近代史》中谈到《南京条约》时写道:“……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其“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指的是DA.天朝上国观B.五口通商权C.协定关税权D.内河航行权

件14.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革成为共识成略的解读正确的是B.推动了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展开C.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管理模式强化年开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战略(2000年以来)。对此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了非均衡发展战略(1979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20世纪90年代)一以科A.适应了改革开放战略推进的需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63329.html

[!--temp.pl--]

答案汇总网

http://www.xbuxx.com/

统计代码 | 冀ICP备19020861号-3

Powered By 答案汇总网 试卷答案汇总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答案汇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