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卷 > 知识模块 > 历史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联合考试(24-217A)历史

[db:作者] 历史 2023-12-20 15:02:55 0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联合考试(24-217A)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联合考试(24-217A)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试题答案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联合考试(24-217A)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南京市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初六校联合调研考试高二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先秦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阴阳、名六家属第一流的大学派

汉以后,法、阴阳、名三家,其基本思想为儒、道所吸收,不再成为独立学派;墨家中绝:唯有儒、道两家长期共存,互相竞争,互相吸收,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条纵贯始终的基本发展线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成分中,儒家和道家是主要的两极,形成鲜明的对立和有效的互补,能够相辅相成,给予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深刻的影响

儒家的人生观,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这便是内圣外王之道

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强烈关切并有着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对同类和他人有不可自已的同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不与浊俗同流合污,在生命与理想发生不可兼得的矛盾时,宁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以成就自己的道德人生

道家的人生观,以超越世俗人际关系网的羁绊,获得个人内心平静自在为价值取向,既反对心为形役,逐外物而不反,又不关心社会事业的奋斗成功,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和谐宁静的社会

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为最高目标

或隐于山林,或陷于朗市,有明显的出世倾向

儒家的出类拔萃者为志士仁人,而道家的典型人物为清修隐者

儒道两家的气象不同,大儒的气象似乎可以用“刚健中正”四字表示,就是道德高尚、仁慈亲和、彬彬有礼、忠贞弘毅、情理俱得、从容中道、和而不同、以权行经等等,凡事皆能观研深究,以求合理、合时、合情,可谓为曲践乎仁义,足以代表儒家的态度

古者有儒风、儒士、儒雅、儒吏、儒将等称谓,皆寓道德学问有根底、风度温文尔雅之意

道家高士的气象似可用“涵虚脱俗”四字表示,就是内敛不露、少私寡欲、清静自守、质朴无华、超然自得、高举远慕、留恋山水等,富于诗意,富于山林隐逸和潇洒超脱的风味

我们也发现注重归真返朴,羡慕赤子般的天真或天机,保持人的真性情,厌恶人世的繁文缛节、权诈智巧是老庄的特色

古者有道人、道真、道眼、道貌、道学等称谓,皆寓不同凡俗、领悟至道、风度超脱之意

儒家是忠良的气质与风度,道家是院士的气质与风度

(摘编自《儒家与道家人生气象》)材料二:儒、道两家主张虽多有不同,各有偏重,但在力主“和”与“和谐”这一点上却是完全一致的

儒家讲“和合”、“保合”、“中和”、“太和”,孔子讲“合而不同”

道家也讲“致中和,守静笃”“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万物等等

2023-2024学年山西省高一12月联合考试(24-217A)历史

6.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皇帝诏令一直在西夏前线指挥的范仲淹改升武职。范仲淹连上三道奏表,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表示绝不能接受自己成为一个武官。范仲淹这一做法A.具有淡泊名利的高贵品质B.反对朝廷干预前线指挥作战C.沾染飞扬跋扈的骄傲姿态D.深受“崇文抑武”风气的影响

好的政治和社会氛围。……在拿破仑这位杰出政治家的直接领导下,终于诞生了。—摘编自宛风英《(拿破仑法典):大革命与族文壁均(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国民法典》诞生的背景。(2分)简述法国大革命产的影,(3)影(2分)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68086.html

下一篇:返回列表
[!--temp.pl--]

答案汇总网

http://www.xbuxx.com/

统计代码 | 冀ICP备19020861号-3

Powered By 答案汇总网 试卷答案汇总网

使用手机软件扫描微信二维码

关注我们可获取更多热点资讯

答案汇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