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第四次)历史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第四次)历史试卷答案,我们答案汇总网收集并整理关于安徽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第四次)历史试卷答案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安徽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期末考试(第四次)历史试卷答案
以下是该试卷的部分内容或者是答案亦或者啥也没有,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选官制度与社会管理](14分)材料一至汉代采取察举和征辟两途任官
察举是两汉选拔官吏的常设制度,始于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
惠帝、文帝也先后下诏求“孝悌力田”“贤良方正”“直言极谏”
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征辟始于西汉而盛行于东汉,除皇帝下诏征辟外,公卿、州郡长官也可以征辟士人为官,但如举非其人,也要负连带责任
一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文化史镜鉴》材料二宋朝的科举考试制度取消了门第的限制,科举考试主要有3个层级,分别是解试、省试和殿试
宋太宗即位不久,就科考录取五百多人,不仅规模远超以往,而且打破常规,超等任官
与此同时,文官的政治地位迅速上升,成为皇权依靠的主要力量
宋太宗曾公开表示:“朕于士大夫,无所负矣
”北宋宰相共有71人,其中64人为进士出身
其余非科举出身的7人中,又有3人为开国功臣,而在所有宰相中,竟无一人出身武臣
南宋共有宰相62人,其中51人出身科举,6人出身太学生,其他4人出身恩前,1人出身武臣
一摘编自陈峰《宋代文武关系演变的历史轨迹》等材料三天下选合格者三百人赴会试,于内取中选者一百人,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二十五人
一摘编自栗云屏《试论元朝科举取士制度的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察举制度选官的标准,并指出这一标准的积极意义
(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科举制的新发展
(3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元朝科举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元朝科举制的认识
(5分)18.[古代主流思想的发展与影响](12分)材料一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爱人”就是关心、尊重、忠诚他人,这既适用于私人性的家庭生活,更适用于公共性的社会生活,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具体来说,在私人性家庭生活里,“仁”表现为孝、悌、亲等具体德目,在公共生活里,“仁”表现为恭、敬、忠、友、宽、惠、信等具体德目
在孔子看来,理想的公共生活就是“仁”的原则得到公开而广泛的遵守,为了“仁”原则得到遵循和落实,可以牺牲生命,“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一摘编自朱承《天下归仁:孔子的公共性思想》材料二从春秋董氏学的整体来看,董仲舒的确是吸收了大量的墨家、道家甚至法家的观念,尤其是在对于天和字宙秩序的讨论中,大量吸收了阴阳家的思想
徐复观认为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的系统,主要目的是要给现实的政治权力寻找一个制约性的因素,因此宗教性的成分反而比较弱
一摘编自干春松《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的转折一徐复观对董仲舒公羊学的探究》材料三南宋初,朝廷“割土求和”,苛且偏安,朱熹疾呼“存天理,灭人欲”,反映了民众对重整伦理、政治清明、抗侵雪耻和振兴旧邦的企盼
此处的“天理”即“五常”,“灭”的意思是遏制或克制;“人欲”则喻指贪婪,朱熹的释义是:“饮食者,天理也
要求美味,人欲也
”人欲是“惟为求美味”,“把饮食一事安顿得不恰好”,追求得过分“便成了恶”
朱熹呼吁“存理灭欲”,主要目的在于過制权贵搜刮民脂民膏和过度奢靡
一摘编自朱清《朱子理学的几个重要看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仁”思想的内涵
(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儒学的特点,简要分析董仲舒儒学的影响
(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说你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的认识
(6分)鄂州市部分高中教科研协作体高一历史试卷(共6页)第4页
②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该协定主要内容有:黄金非货币化;黄金与B各国货币彻底脱钩,不再是汇价的基础;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合法化;货币调解机制多样化。由此可知,《牙买加协定》的通过A.解决了全球性国际货币问题C.导致了金本位制的彻底崩溃B.冲击了美国的国际金融地位(D.标志着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24.在1765年刊行于世的《中国间谍》中,假借出洋考察欧洲各国现状的清朝使臣钱皮皮之口说道:“这就是……那个著名的强国,它不仅声称主宰了海洋,而眼下还要给其他几个十国立法!”这个“著名的强国”是指A.意大利B.英国C.西班牙D.荷兰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shijuan/zsmk/ls/175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