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综合检测题(二)》同步练习x》,以下展示关于《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综合检测题(二)》同步练习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综合检测题(二)(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降水量条件下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13题。年降水量/毫米粮食生产集中度/%2010年与1990年相比的变化2002.9+0.92004002.8+0.840080045.9+8.980048.4-10.61.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C.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D.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2.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化B.区域经济发展
2、差异C.农业技术进步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3.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解析第1题,我国粮食生产重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表中数据可知,年降水800毫米为东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故亚热带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年降水400800毫米为东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粮食生产集中度上升幅度最大。因此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第2题,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
3、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区域,由于种粮效益低,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这些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因此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第3题,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我国北方地区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而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人多地少。与南方相比,北方具有人均耕地数量较多的优势,土地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因此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答案1.D2.B3.A阅读
4、下列诗句,完成45题。英国令人窒息的煤烟/慢慢散落到乡间(挪威易卜生)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注:秋浦在今安徽省贵池区,在唐代时是著名的银和铜的产地之一)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4.上述诗句描述的环境问题是生态破坏的是()A.B.C.D.5.诗句描述的景色是与下列哪幅图片描述的一致?()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4题,诗句描述的是英国与挪威虽远隔北海,但煤烟云中的SO2等酸性气体可随西风扩散,形成酸雨;诗句描述的是银、铜等有色金属的冶炼需要大
5、量的煤炭和木材,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和固体废物;诗句描述的是荒漠化;诗句描述的是气候特征。第5题,诗句描述的是酸雨。甲图表示水资源短缺,乙图表示水污染,丙图表示森林破坏,丁图表示酸雨。答案4.C5.D读我国某地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67题。6.下列叙述符合图中所示地区景观的是()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C.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D.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7.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多,人口增长快B.不合理利用资源C.片面追求经济效益D.工业化快速发展解析第6题,图中有“围湖造田”,该地区应是南方地区。“水土流失”说明该地降水多且集中,地势起伏大。“粮食不足”说明可能是丘陵地区。因此图示地区是江南丘陵地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描述了该地区的山、水、鸟、花、鱼,符合江南丘陵地区的景观。第7题,四个选项均是该地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但人口多、人口增长快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6.B7.A2020年3月2228日是中国第三十三届“中国水周”,其宣传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水资源问题再次引起关注。据此完成89题。8.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是()西北多、东南少东南多、西北少春秋多、冬夏少夏秋多、冬春少A.B.C.D.9.下图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