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渭南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模)渭南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x》,以下展示关于《(一模)渭南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I)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x》的相关内容节选,更多内容请多关注我们网站
1、渭南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命题人:杨英妮 秦玉芳 王雪艳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须准确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3.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 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中国有众多名山胜水,形成了独特的山水文明。黄河长江源远流长,涵盖了诸多不同民族的思想和文化,造就了惊世绝伦的文学艺术,呈现出
2、纷繁多样的文明形态。“山水”并不仅仅指涉“风景”,而是具有丰富的内涵。山水与天道、仁德、自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中国山水文明包含着对宇宙、生命、历史、道德的深刻认知。山水可居可游,但山水之游并非我们当今的“旅游观光”。山水可游首先是对心性的陶染,追求精神愉悦和德性完满的乐游。孔子曾发出“吾与点也”的喟叹:在早春三月,与诸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曾点志在自然山水中沐浴、吹风、歌咏,显示出超然、清远、乐道的心性,“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孔子高度赞赏这种将日常山水化入精神世界的生活方式,在乐游山水中洞悉天道、开阔心志。语文试题 第1页
3、 共12 页山水也具有宜居、宜学的性质。尽管人世充满劳作的艰辛,人类仍可诗意地栖居在天地山水之间。人在日常劳作之余,还能仰望天空、俯瞰大地,置身于山水之间,体悟宇宙天道未显明的东西。作诗乃是领略未昭明的天理的一种方式,将人的生活引向原初的自然。王维描绘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渭川田家)等,都展现了诗意栖居的美好意象。山水亦是人学习的对象,老子曰“道法自然”,庄子言圣人“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自然山水是人静观体道、领略“大美”的对象,人们也能在乐居山水中静心品读、游心于宇宙万物之自然。山水可近可远,小桥流水人家便是我们身边的日常生活,“桃花源”式的山水环境则是远离尘世的精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xuexifangfa/wendang/256482.html